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翻译
(1)、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4)、 (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长:天长了。)
(5)、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6)、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7)、忽然,一阵清脆的歌声传入耳中,定睛一看,原来不远处的河面上还有一只小渔船,船头坐着两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子。他俩一边划浆撑船,一边放声高歌。过了一会儿,这两个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随即又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和桨,跑进船舱,拿出一把雨伞站到船头,将伞撑开。“咦,这时既不下雨,阳光也不强烈,他们拿雨伞干什么呢?”杨万里觉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他将船靠上前问道:“现在风和日丽,你们为什么要撑伞呢?”两个小孩睁大眼睛,歪着脑袋,天真无邪地说:“我们这条船没有帆,撑开雨伞当帆用呗。这样,使船既能快速前进,又能省力气!”杨万里这才恍然大悟。他一面点头,一面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你们俩太聪明了,居然能想出这么好的点子。”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11)、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出示课件3)
(12)、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
(13)、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边词(唐)张敬忠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14)、“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15)、“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长短不“言”字上面一横最长。
(16)、
(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 为方便广大教师备课及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精心整理了部编版语文电子课本、教案、课件、音视、视频会陆续上线。由于整理时间仓促,敬请大家留言指正,谢谢留言!
(19)、开元天宝盛长安。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20)、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1)、傍晚时分,只听见时断时续、由远而近的笛声渐渐响起,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悠然归来,那笛声悠扬飘逸,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绘了一派安静美好的田园风光,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请你将相关诗句圈出来,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田园景象?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田园景象吗?你喜欢这样的景象吗?为什么?
(3)、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
(4)、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5)、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清平乐(yue)村居》《寻隐者不欲》《所见》望天门山题西林壁夜书所见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终南忘余雪。
(6)、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7)、“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赖”意思同“无赖”。( )
(8)、(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墨梅(元)王冕(miǎn)吾家洗砚(yàn)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10)、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预设:谁知道“溪东”这个词的意思?
(12)、第二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这首是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五首组诗之一。
(13)、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15)、这首诗之所以有名,作者通过颠倒时间顺序来写,感受到她因愁而通宵未眠,可见他的愁绪之深。
(16)、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剪朝霞(宋)贺铸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
(17)、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出示课件5)
(18)、(词的特点: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词是押韵的。)
(19)、《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20)、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3、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教案
(1)、牧童回家吃完晚饭后太阳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爬上了树梢。牧童手中拿着笛子,迈着欢快的脚步又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中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尖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中浮现中一个个画面。
(2)、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3)、徐(徐缓)途(路途) 篱(篱笆)离(离开)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 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 风光。
(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词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8)、天边有一条美丽的彩虹,这真像是在蓝缎上绣上了七彩的花纹,两个小童看得入迷了。弟弟喃喃地说:“这像是仙女在跳舞呢,正向我们飞过来。”
(9)、《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10)、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1)、⑤亡赖:同“无赖日”,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12)、场景: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唉,太令人失望了!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13)、_______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二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有的小组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画笔描绘下来,画好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重点说说画了什么景物,他们的色彩、形状、位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画。本小组的同学做出评价,看是否把诗词中的景象描绘了出来。无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只要可以激发想象,能够加深对词句的理解,教师都应鼓励,并给以必要的指导。
(15)、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7)、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18)、“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19)、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出示课件4)
(20)、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4、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1)、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2)、“小”“草”“媪”,发现了什么?(第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
(3)、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4)、(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5)、《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6)、注意“篱”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倒数第二笔是撇折。
(7)、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让我们也醉一回吧!(放音乐,配乐朗读)
(8)、我们是祖国的生命,我们又是祖国未来的春天。
(9)、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10)、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感受一下。(生读)
(11)、(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师板书“村居”)
(12)、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13)、“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蜒飞蝶舞,以动衬静。
(14)、诗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
(1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16)、《长相思》: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
(17)、穿红肚兜的弟弟说:“有了!”他立刻停了船桨,收起撑船用的木竿,从船里拿了把伞说:“用这个借风行舟!”哥哥边说边举起大拇指:“弟弟,你太棒了!”伞张开了,借着风力推动小舟缓缓前行,兄弟两人则坐在船中欣赏着岸上的美景。“快看!彩虹!彩虹!”弟弟嚷着说。
(18)、书斋皆掩窗。裙裾微动摇,小立池塘侧,飕飕不绝声,整日呼呼响,花气时相送。
(19)、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20)、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5、古诗词三首八年级下册
(1)、(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2)、(出示课件21)(“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交流讨论: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诗意: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7)、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8)、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10)、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和结句中的“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11)、诗句: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13)、《枫桥夜泊》:写夜晚停泊在枫桥边看到的凄凉景色。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动态。江枫渔火对愁眠,是静态。
(14)、(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露出一些新绿,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黄山的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15)、微风习习,小草们跳着欢快的舞蹈。清澈见底的河中倒映着岸上的一草一木,小鱼儿露出水面,好像是说:“今天真是好风光,我今天带着我的好兄弟出来娱乐娱乐。”
(16)、今后应该多联系生活,谈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感情朗读,多多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17)、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
(1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9)、(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了。)
(20)、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3)、小学五年级课外必背古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标注平仄,根据平仄来读。(二四六位置上的平声拖长,仄声短促;押韵字拖长音。)
(5)、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7)、父母早亡,家境贫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初授户曹,历官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累官起居郎。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号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杨万里称其:“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出使金国有日记《揽辔录》。另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