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
1、清代龚自珍代表作
(1)、注: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2)、乾隆活了89岁,实际执政63年,无论是寿命还是执政的时间,都是历代皇帝中最久的。这位超级文艺青年,刚会拿毛笔的时候就开始用诗歌记录生活。
(3)、龚自珍所做的《己亥杂诗》的第220首,原诗如下:
(4)、第三四句“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最是经典,也是这整首诗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两句,”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每天写一两首抒情的诗,以及带宝剑去抗击敌人,那是平生的愿望,可是现在我并没有这样的机会,现在又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也白白浪费了这狂士的名声,一辈子什么也没有做成,这当真是令人很是伤感。
(5)、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6)、天长日久竟然集成了厚厚的一本书,而且卖得非常好,一时洛阳纸贵,那些读了这本书的赌鬼,不少人都赢得盆满钵满。
(7)、 古诗《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 - - 龚自珍 - -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8)、这是某年冬天发生的事。那年冬天雪下得很大,乾隆皇帝带着他的文学侍从、大诗人沈德潜等一帮随从到西湖赏雪。
(9)、整个清朝著名的诗人不多,除了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我认为他在《红楼梦》里的诗比《红楼梦》写得好。
(10)、 古诗《已亥杂诗·谁肯栽培木一章》 - - 龚自珍 - -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11)、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12)、乡试对龚自珍来说当然是小CASE,只不过龚自珍对自己的排名很不满意,这个小小的顺天乡试只考了第28名。照理说对普通人家28名,就早该谢天谢地了。但是你想想,在父亲叔叔爷爷都是进士,母亲奶奶婶婶都是才女的情况下,他怎么会容忍自己,我只拿一个28名?一个学霸绝对不会要求只拿他的目标是100!
(13)、 古诗《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 - 龚自珍 - - 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一川星斗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14)、《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
(15)、该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作者时年三十二岁。当时,西北边疆以张格尔为首的分裂祖国的叛乱虽然暂时平息,但他逃亡国外,并在外国侵略势力支持下,正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叛乱。东南沿海,英国派船只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进行经济侵略,清政府屡禁不绝。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16)、他擦干了最后一滴眼泪,背好行囊,容光焕发的第2次考取科举,结果他又一次没考过,现实又一次狠狠的打击了他,但是他没有消沉,反而是越战越勇,考6次科举,终于在最后一次勉强的过了。
(17)、 古诗《杂诗·霜豪掷罢倚天寒》 - - 龚自珍 - - 霜豪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18)、好了,龚自珍同志,我们明白您有多么的不满,失落和伤心,也知道科举烂到了什么程度,但是您难道能违抗至高无上的皇权吗?也许并不能。所以您现在还不如暂时忘记这令人恼怒的考试,赶紧回家吃一顿饱饭,苦学三年,特别是练一下您的字,整装待发,注意好自己的仪容仪表,再去考一次试,也许就能当官了。
(19)、所写之景:“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一般用来写水势浩大,这里用来形容看不见摸不到的无形离愁如水势广阔无边,极具画面感。“白日斜”交代时间,同时进一步营造了悲伤的氛围。
(20)、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2、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诗
(1)、可惜准备不足,四个客人只准备了三个人的饭,沈德潜不愧为文学侍从,赶紧弥补:“皇上的诗写得太好了,请让臣狗尾续貂——飞入梅花都不见。”
(2)、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
(3)、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
(4)、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5)、至少他那首吟雪诗就让人“传诵”至今:“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不料卡壳了,就像打麻将三缺一。
(6)、 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丛残。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过肆市有感。)
(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9)、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0)、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11)、 古诗《夜坐·舂夜伤心坐画屏》 - - 龚自珍 - - 舂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一山突起邱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霣少微星。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12)、 祖父头衔旧颎光,祠曹我亦试为郎。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唐碑额有近百字者)
(13)、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14)、总体上看,这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该诗抒发了忧心国事,尤其是对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列强侵凌的深重忧患,表达了不畏宵小之徒的嘲笑,愿以文才武略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诗歌的大意是:从军疆场的壮志难酬令人怅惘,东南形势的忧虑情怀注满诗行。赋诗抒怀和仗剑抗敌是我平生志愿,十五年来完全辜负了“狂士”声名。
(15)、事实上是因为他的字太丑了,清朝科考要求考生答卷必须要用馆阁体,要乌方光大,字要写的标标准准的,就像现在考试卷面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你的字如果写得潦草,就像龚自珍一样,你是个顶级学霸,天才神童也不好意思了,古代的卷面分比现在要重要多了,考官们看到他这么潦草这么难以辨认的字,难道你让他们拿着放大镜看?所以这样当然被划掉了。
(16)、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17)、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18)、宋翔凤,字于庭。东道主邀我游东吴。你拥书众多,仿佛学界南面之王。南面王:古人以坐北朝南为尊。《魏书·李谥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言拥万卷书而学,胜于南面为王。
(19)、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因为第1次的考官都知道龚自珍是个神童,不给及格,不好意思,但是谁叫龚自珍嘴太臭,所以就只好来了一个不咸不淡的第28名,想不到龚自珍对自己要求挺高,愣是要拿下个第1名,结果第2批这些不好说话的考官们,竟然直接将他的卷子划掉,让他落榜了。
(20)、当然了,乾隆皇帝也应该算一个“著名的诗人”,尽管他连一首著名的诗都没写出来过。
3、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名句
(1)、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2)、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3)、这个“快”字,可以理解为“萝卜快了不洗泥”,好听点的说法叫“才思敏捷”。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文学家赵翼曾亲自见识过乾隆的“才思敏捷”:
(4)、该诗作于公元1823年(道光三年),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5)、可是朱老师说,这个故事不是真的,是有人为了黑乾隆爷而杜撰的,因为无论是沈德潜还是乾隆的集子里都找不到。
(6)、 古诗《己亥杂诗·太行一脉走蝹蜿》 - - 龚自珍 - -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7)、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8)、 古诗《己亥杂诗·我马玄黄盼日曛》 - - 龚自珍 - -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9)、它一下子让我们想起“脑子里过电影”这句话。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时间、空间跨度都非常大的回忆,这就是“过电影”。
(10)、我们尽力找到最终来源和作者,对未找到的敬请见谅;
(11)、他以乾隆为“苏堤春晓”碑写的其中一首为例:
(12)、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3)、后世的论者最多来一句:历史价值超越艺术价值。
(14)、 古诗《已亥杂诗·只筹一缆十夫多》 - - 龚自珍 - -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15)、和不少人一样,本人从前也以为他是个穷屌丝,诗人嘛,一辈子能有几顿饱饭吃吃,没在人生的半道上挂掉就不错了。
(16)、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17)、那就算了,不说乾隆爷了,接着说另一个奇葩诗人龚自珍。
(18)、诗歌主旨:诗人夜泊秦淮河,触景生情,借陈后主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19)、 古诗《夜坐·沉沉心事北南东》 - - 龚自珍 - -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20)、实际上刻意回避历史人物的“负面新闻”才会“损害”其形象。每个人都是立体的,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4、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大全
(1)、 古诗《已亥杂诗·不是逢人苦誉君》 - - 龚自珍 - -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2)、对于人们觉得乾隆的诗水平不高,朱教授反问:“难道大家把乾隆的诗都读过了吗?”
(3)、 古诗《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 - 龚自珍 - -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4)、这个号称“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一辈子写了四万三千多首诗——有学者统计为3万余首,也有人统计为1万余首,还有学者认为超过5万首。
(5)、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6)、✦《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这一年其随感随写,共创作了315首诗。编成此集。
(7)、 古诗《杂诗·只筹一缆十夫多》 - - 龚自珍 - -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也曾糜太仓粟,夜间邪许泪滂沱。
(8)、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精通赌术,为什么逢赌必输?这得问他自己!
(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
(10)、龚自珍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11)、他的太太因为庸医误诊死在了杭州,他也顿时更加消沉,他的心似乎如同被天神用重锤打了好几遍,龚自珍这几年里一直很悲伤。但是那些圣贤书们教导我们不能放弃,要努力坚持,龚自珍读了这么多年书,这些可还没忘呢。
(12)、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
(13)、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14)、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别西山)
(15)、可惜呀可惜,这位皇帝老儿写了那么多,让人记住和被传诵的却一首甚至一句也没有,任何版本的中国诗歌史,也从来没有将其列入其中。
(16)、此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问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风外等秋潮。忽有故人心上过,乃是虹生与子潇。”
(17)、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18)、吊诡的是,而且非常吊诡的是,这个精通赌术的家伙自己却是逢赌必输,而且输得很惨。
(19)、上个茅房也可以写四首诗,进门一首,蹲下去一首,站起来一首,出门一首,真是不写则已,一写就像拉肚子一样,一拉就收不住。
(20)、那么,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好友的思念呢?他没有直接写“想”,而是用了一个“过”字。这个“过”字看似很轻,却重若千钧。
5、清朝诗人龚自珍的诗句
(1)、 古诗《已亥杂诗·未济终焉心缥缈》 - - 龚自珍 - - 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 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2)、乾隆“开口就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仿佛早有准备似的:亲,你来与不来,皇上为你写的诗都准备好了。
(3)、 古诗《游山五岳东道主》 - - 龚自珍 - -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4)、他的什么“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诗被传唱至今,也因为他的爱国而被永远的推上了神坛,他已经成为了近乎于神的存在,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许多人在神坛上是神,他们一旦走下神坛,可能只是一些凡夫俗子。
(5)、 古诗《过扬州·春灯如雪浸兰舟》 - - 龚自珍 - - 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
(6)、清朝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龚自珍考中了进士。他在殿试中效仿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撰写了《御试安边抚远疏》,论述平定准格尔叛乱后的善后治理,从施政、用人、治边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张。洋洋洒洒数万字,直言不讳,毫无遮掩,让考官们惊愕的差点掉了下巴。
(7)、 古诗《已亥杂诗·虽然大器晚年成》 - - 龚自珍 - - 虽然大器晚年成,卓前全凭弱冠争。 多识前言蓄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
(8)、 古诗《投宋于庭·游山五岳东道主》 - - 龚自珍 - -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9)、“历史价值超越艺术价值”这个评价,当然算是比较客气的,有的论者干脆明说他的诗“读起来不顺,用散文句子”,有人说从诗的技术上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每首诗都规规矩矩,但意境都不高。
(10)、 古诗《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 - - 龚自珍 - - 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青门何有,几堆竹素,二顷梅花。急得料理,成都贳酒,阳羡栽茶。甘心费尽,三生慧业,万古才华。
(11)、因为他不仅好赌还好豪赌,不赌则已,一旦赌起来就忘了时间忘了老婆忘了儿女,不把口袋里的银子输光决不罢休。
(12)、现在让我们剥开龚自珍成为神的闪着金光的外壳,看看它真正的内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开始吧!
(13)、龚自珍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14)、“读起来不顺”“意境都不高”的东东,哪个会喜欢?哪个会传诵?你当人家都是白痴啊!
(15)、当然了,乾隆皇帝也不是压根儿就没整出过让人传诵的好诗。
(16)、这些数字是啥子概念呢?我们可以拿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来作个比较:《全唐诗》总共才收录了89万首诗,而这些诗是2200多人花费数百年时间才写出来的。
(17)、 古诗《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 - 龚自珍 - - 一百八下西溪钟,一十三度溪花红。 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
(18)、 古诗《已亥杂诗·文章合有老波澜》 - - 龚自珍 - - 文章合有老波澜,莫作鄱阳夹漈看。 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
(19)、 古诗《已亥杂诗·风云才略已消磨》 - - 龚自珍 - - 风云才略已消磨,甘隶妆台伺眼波。 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20)、 古诗《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 - - 龚自珍 - -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1)、所写之事:“夜泊秦淮近酒家”点名故事的时间地点。“隔江犹唱后庭花”为用典,用陈后主醉生梦死、荒淫亡国之事。
(2)、龚自珍就这样做了一个小官,做了两年,由于他屡屡上书揭露朝廷黑暗面,官终于做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的南下回家。
(3)、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寓意深刻,气势不凡。
(4)、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看,这首诗是地地道道的反诗。写出这种反诗的龚自珍,在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也遭砍头的文字狱时代居然没被弄挂掉,想想真是醉了。
(5)、诗的大意是:如果问我秋游什么时候最尽兴,那一定是在清风吹来木樨的芳香中等着看秋水涨潮。此时故人的影子在心头浮现,那是虹生和子潇。
(6)、东华:故宫东门。杨素曰: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7)、 古诗《能令公少年行》 - - 龚自珍 - - 龚子自祷蕲之所言也虽弗能遂,酒酣歌之,可以怡魂而泽颜焉蹉跎乎公(3)!公今言愁愁无终。公毋哀吟娅姹声沉空酌我五石云母钟我能令公颜丹鬓绿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貂毫署年年甫中著书先成不朽功名...
(8)、 古诗《卜算子·曾在曲栏干》 - - 龚自珍 - - 曾在曲栏干,瞥见纱裙傍。花影濛松细步回,月底帘钩上。重到曲栏干,记起人模样。万劫千生再见难,小影心头葬。
(9)、 古诗《己亥杂诗·陶潜诗喜说荆轲》 - - 龚自珍 - -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10)、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11)、正巧他回家的路上碰见了一场祭祀,是祭祀玉皇大帝的,有个道士在主持,那个道士一看远近闻名的大文豪过来了,赶紧请他写一首给神仙的青词,这是给神仙的,自然要写得让别人看不懂。
(12)、
(13)、 古诗《己亥杂诗·缱绻依人慧有余》 - - 龚自珍 - - 缱绻依人慧有余,长安俊物最推渠。 故侯门第歌钟歇,犹办晨餐二寸鱼。
(14)、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
(15)、朱老师说这就是乾隆诗歌的特点:“写一两首好诗没什么了不起,最重要的是要有突出的特点,历史上,没有几个诗人写诗有特点。要看诗人对诗歌史有没有贡献,这是一个原则,恰好乾隆就有。”
(16)、“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惊霄”、毛泽东“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风雷”,都是这个意思。“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
(17)、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尾一杵钟。
(18)、他在内心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他认为是清朝的科举有错,的确,这个科举制度太在意于表面功夫了,就连选拔朝廷官员,也要挑那些长着一张国字脸,看起来非常帅气,沉稳的就能当大官,至于那些能力强却尖嘴猴腮的,赶回家去种红薯。
(19)、银家龚自珍才不系这样的呢!银家系个真正的高富帅!银家祖上几代都是当官的,积累了不少钱财,用“家财万贯”来形容,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20)、想不到,他竟然写了己亥杂诗,对的,就是那著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 古诗《已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 - - 龚自珍 - -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 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2)、天老爷啊,我劝你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3)、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5)、《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220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收录。
(6)、 古诗《梦中作四截句》 - - 龚自珍 - -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7)、 《已亥杂诗》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8)、 《杂诗》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也曾糜太仓粟,夜间邪许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