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名言100句(文案精选101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2-09 09:53:31 浏览59

佛理名言经典

1、最精辟的佛语

(1)、民,哪怕受到委屈也得要感恩戴德,不能恨,不能怨,不能愁,更不能怒。

(2)、威萧态信念、毅力、怯气三者具备,地停不干不到的事。

(3)、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全都是诚实的,但是自己却是真诚的;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虽然未必都是虚诈,但是自己已经虚伪了。

(4)、28)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5)、9)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6)、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7)、威萧态每一集体都占有死命,但并是每个人都理解师命,乃至于爱护性命。不懂得性命的人,熟命错ta往说,是一种处分。

(8)、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9)、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10)、“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

(11)、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3)、26)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4)、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哪怕五十年后,我还会在这里,我爱你,但是我不会离开你,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你失去。

(15)、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

(16)、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17)、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8)、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0)、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佛理名言100句

(1)、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相信读书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文化之旅,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香袅袅中。书是心灵的记忆,爱读书的人是不会寂寞的,总有一种静默随之而来。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首精致的小诗,一个深刻的故事,让我在享受的同时,亦经历着心灵的洗礼。

(2)、大意:一个施恩于别人的人,不可老把恩惠记在心头,更不可存让别人赞美的念头,这样即便是一斗米也可收到万钟的回报;一个用财物帮助别人的人,不但计较自己对别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报答,这样就是付出一百镒,也难收到一文钱的功德。

(3)、不要太苛求抱怨的人,他把自己的日子弄得够难过的了。

(4)、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5)、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著相当多的苦恼。

(6)、此外,唐僧也不是什么陈光蕊的儿子,据史料记载,唐僧本名陈祎(yī),又叫玄奘,洛州缑氏人(今河南洛阳偃师市) ,其父亲陈惠是隋朝时,江陵的县官,隋朝灭亡后,他不愿再当官了,一直隐居乡间,陈惠共有四儿子,唐僧是他家老因为他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所以他就随陈素来到净土寺,并开始学习《法华经》、《维摩经》等,公元612年,玄奘10岁的时候,大理寺卿郑善果很欣赏他,破格让他在净土寺出家,而李渊在617年才任隋朝的太原留守。

(7)、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8)、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9)、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10)、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1)、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2)、虽然做好事不一定能立即得到什么好处,但是做好事的益处就像被草掩盖的冬瓜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做了坏事也许不会立即看出对自己有什么损害,但是这种损害就像春天里庭院中悄悄融化的积雪一样,早晚会被人察觉。

(13)、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4)、由于若子并非苏杰生的妻妾,因此苏曼殊从出身就是不合法的私生子。这也导致在他出生后,得不到生父苏杰生的承认。

(15)、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16)、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7)、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18)、大意: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9)、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20)、55)命运是一种理解和行动,当然恒心要比聪明实在的多,放弃努力永远是失败的宿命。必须承认生命需要无畏,才能找到路。

3、佛理名言经典翻译

(1)、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3)、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4)、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5)、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6)、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7)、大意:一个富贵家庭待人接物应宽大仁厚,而很多人却刻薄无理,这种人虽身为富贵之家,可他的行径却与贫贱人相同,这如何保持富贵的身分呢?一个才智出众的人,本应谦虚有礼不露锋芒,可许多人反而夸耀自己的本领如何高强,这种人虽表面聪明,其实他们的言行与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样,他的事业到头来又如何不败呢?

(8)、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9)、(千万莫着气)他人辱骂我,我当小儿戏;吃亏天赐福,过后得便宜;若不学忍耐,气上又加气;因气得了病,罪苦无人替;古今多少事,因气把命弃;一念无常到,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何须争闲气;奉劝诸善友,千万莫着气;一句弥陀佛,能治万种疾;谁想气死我,不气偏不气。

(10)、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11)、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12)、《菜根谭》100句经典名句,句句真谛,让你看透世间浮华!

(1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4)、正如章太炎所言,苏曼殊的确是个很有悟性和才华的人。

(1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6)、每次看你拉琴的时候坐着有点别扭,可能是因为你比一般女孩子个子要高,乐团批量制作的椅子你坐着不合适。

(17)、人生禁不起时光的打磨,终究归于沉寂和平静。原来,你不是谁的谁,一个转身或许就是诀别;原来,你也就是你,一切的得意与笑声都会远去。往事淡了,昔人散了,能够一直温暖你的,只有你自己。

(18)、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9)、大意:关于欲念上的事,绝不要依靠职务之便,而苟且占为己有,一旦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关于义理方面的事,绝不要由于畏惧困难,而产生退缩的念头,一旦退缩就要与真理正义有千山万水之隔。

(20)、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4、一句佛语点透人生短句

(1)、大意:一个普通老百姓只要肯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帮助他人,就等于一位有实际爵禄的公卿宰相受到万人的景仰;反之一个达官贵人假如一味贪婪权势而把官职作成一种生意买卖欺下矇上,那么这种行径的卑鄙就如同一个有爵禄的乞丐那样可怜。

(2)、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1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4)、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5)、大意: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矜气高傲的无理态度,都是由于受外来血气的影响,只要把这种外来的血气消除,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气概才能出现。一个人的所有欲望和想象,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造成的,只要能铲除这种虚幻无常的妄心,善良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6)、富贵名益,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7)、10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经典佛家禅语名言(精选篇)不可说。

(8)、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9)、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0)、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1)、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和犯罪的行为。

(12)、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3)、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14)、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5)、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

(16)、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似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年白了头。

(17)、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18)、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19)、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0)、6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5、佛理名言经典 休养生息

(1)、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2)、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3)、张了了,你不知道我多想和你在一起聊聊。在清晨,在每个晚上,我不停的在寻找那些年你给的味道。

(4)、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

(5)、大意:大自然中的道理就像一个宽敞的大路,只要人们略为用心探讨,心灵深处就会觉得无边辽阔豁然开朗;人世间欲望就好像一条狭窄的小径,刚一把脚踏上就会觉得眼前是一片崎岖不平的泥路,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把脚陷入泥潭中。

(6)、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7)、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8)、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9)、“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经典佛家禅语名言(热门篇)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颜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10)、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13)、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狼戾,即声音唉语浑是杀机。

(14)、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5)、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贱。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堂中,贼便化为家人矣!

(16)、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在一起吧,其实一辈子也没那么长。

(17)、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

(18)、再比如吃包子,人家和他赌他不能吃60个,他便偏要梗着脖子,非要咽下60个。

(19)、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0)、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1)、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