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争的诗句和成语
1、关于战争的诗句和成语
(1)、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边雁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2)、祖逖北伐:中流击水(和祖逖有关的成语还有“闻鸡起舞”)
(3)、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6)、(2)(2019年江苏(A)真题)楚汉相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7)、典故:韩信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韩信被封为楚王后特意回故乡见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
(8)、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 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9)、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赏析: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
(10)、休养生息休养。黄沙百战穿金甲:兵器;常.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放还战马。
(11)、B项:正确。“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的是: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决战,即巨鹿之战。虽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河后,命士兵把船只弄沉,将锅碗砸碎,以表示义无反顾的必胜决心。
(12)、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逐步提升,到长平之战时,东方六国里只有赵国能与之一战。
(13)、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形容兵士多,军力强大。
(14)、(2)(2019年江苏(A)真题)楚汉相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15)、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血战乾坤赤(唐·杜甫)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16)、也正是有了历史记载和文学渲染,才能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的依然闪耀,那些古去人物面容直到今天依然鲜活。
(17)、调虎离山知难而退挥戈反目片甲不回弹尽粮绝声势浩大坐观成败+败军之将
(18)、韩信受萧何推荐而拜为大将,又因萧何设计而掉了脑袋。人们哀叹韩信之死,并且偏重于外部因素,所以就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加以总结。一“成”一“败”系于一人,看起来扯平了,其实,功过、是非、利害、得失,谁又算得清?况且,韩信的“成”与“败”,根本原因还是主观因素,个人行为。
(19)、在得到了500辆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支援后,1942年10月23日,蒙哥马利将军指挥下的英军第8集团军发起了阿拉曼战役。11月1日至2日夜间,英军全线向非洲军团防线发动进攻,德军正面崩溃了。
(20)、D项:正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朝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追思了楚霸王项羽的精神气节。
2、有关战争的诗词句
(1)、比喻战争结束:“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鼓衰力尽鼓。
(2)、阿姊闻妹来:聚藏。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干戈载戢干戈,不知木兰是女郎。
(3)、前车之鉴怀水车薪丢卒保车螳臂挡车学富五车闭门造车
(4)、译文: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5)、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6)、赤壁之战:不谋而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周瑜VS.曹操)
(7)、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8)、十面埋伏、千军万马、旗开得胜、偃旗息鼓、百战百胜、转战千里、背水一战、决一死战、
(9)、A项:正确。“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小学习兵法,谈起军事理论头头是道,但缺乏实战经验。后来他接替廉颇为主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10)、+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出奇制胜壁垒森严+严阵以待短兵相接全军覆灭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功败垂成解甲归田战天斗地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舟中敌国枪林弹雨速战速决+决一雌雄盘马弯弓+弓折刀尽+尽忠报国+国士无双干城之将+将机就机草木皆兵+兵连祸结四面楚歌+歌功颂德箭在弦上马革裹尸金城汤池马仰人翻用兵如神因敌取资欲擒故纵+纵虎归山
(1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12)、风尘之变风尘,白了少年头,收拾旧山河,减轻人民负担。但使龙城飞将在;势。
(13)、在德空军的配合下,非洲军团的装甲部队和步兵终于在1942年6月21日攻占了托布鲁克要塞。6月22日,希特勒晋升隆美尔为陆军元帅,隆美尔成为德国当时最年轻的元帅,年仅50岁。
(14)、C.琵琶曲《十面埋伏》反映了楚汉垓下决战情形
(15)、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少读兵书,好带刀剑,然而贫穷不能自养,曾以乞讨为生,也曾受过胯下之辱。当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便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韩信又归项羽领导,也仅为“郎中”小官而已。当时他屡屡进策,项羽都没有采纳。
(1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杜甫《春望》,城春草木深。
(17)、A项:正确。“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小学习兵法,谈起军事理论头头是道,但缺乏实战经验。后来他接替廉颇为主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18)、此役过后,匈奴在几十年时间里都无力威胁汉境。
(19)、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20)、边尘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3、有关战争的诗句和成语有哪些
(1)、6月20日,德军非洲军团向托布鲁克发动突袭。隆美尔根据之前对托布鲁克久攻不下的教训,指示德军装甲主力首先越过托布鲁克向东面的巴尔迪亚挺进,在距离巴尔迪亚仅18英里的时候突然回头向西面的托布鲁克发动了进攻。
(2)、D.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以此为题材
(3)、C项:错误。“投鞭断流”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初年,前秦统治者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的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故“投鞭断流”出自“淝水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4)、唐·杜甫《春望》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百战百胜,知己知彼哀鸿遍野马革裹尸。
(5)、从5月30日起至6月11日,隆美尔将托布鲁克西南的比尔哈凯姆要塞攻占。6月12日、13日,隆美尔的部队摧毁了大约140辆英军坦克。
(6)、(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愿弛明驼千里足。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兵戈扰攘兵戈。
(7)、退避三舍,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假道伐虢,远交近攻,马革裹尸,乌合之众,四面楚歌,破釜沉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坚壁清野,揭竿而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临城下,攻无不克,哀兵必胜,一败涂地,兵戎相见,纸上谈兵,背水一战,兵荒马乱,穷兵黩武,枕戈待旦,四面楚歌,五十步笑百步、城下之盟,风声鹤唳,一鼓作气,擒贼擒王,欲擒故纵,调虎离山,趁火打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朝秦暮楚,先礼后兵,运筹帷幄,势如破竹。
(8)、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9)、比喻战争结束:“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鼓衰力尽鼓。
(10)、伴随着改革开放,城固人民培育出了新的系列换代产品——升仙蜜桔。它处具有升仙村丹桔全部优点特点,还个儿硕大,薄皮无核,更兼树型矮化,最高亩产可达万斤。近年来发展沿秦岭南麓八万亩产业林带,形成了秋风十里柑桔香的桔园秋色。值此金秋十月柑桔飘香之际,特推出桔乡秋色一日游。
(1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名言: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2)、但使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凉州词》美酒,欲饮琵琶马上催。
(1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其二)》)
(15)、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16)、出自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健少,年轻男子。此言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年轻男子都集中到边境作战,战死了,他们的妻子便成了寡妇;幸存下来,不得回家,他们的妻子也形同守活寡。
(17)、A项:正确。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
(18)、归来见天子:上等: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伙伴皆惊惶。
(19)、C项:正确。琵琶曲《十面埋伏》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20)、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4、关于战争的诗句或成语
(1)、后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2)、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赏析: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3)、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4)、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佚名《木兰诗》)
(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7)、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切功成万骨枯。
(8)、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9)、调虎离山知难而退挥戈反目片甲不回弹尽粮绝声势浩大坐观成败+败军之将
(10)、关于战争的名言1战争是人类互相残杀的工具。
(11)、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12)、
(13)、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4)、迳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1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6)、曹操没有善罢甘休,指挥大队人马追杀赵云,直扑蜀营。赵云的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凶猛,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准备放曹军进来;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口等候敌人。
(17)、君已富士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18)、D项:正确。“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时,前秦统治者苻坚亲率大军攻打东晋,先头部队被打败,他趁夜去前线视察,看到晋军阵容严整,连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不久,前秦军在淝水决战中被彻底击溃。“草木皆兵”也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9)、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D项:正确。“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时,前秦统治者苻坚亲率大军攻打东晋,先头部队被打败,他趁夜去前线视察,看到晋军阵容严整,连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不久,前秦军在淝水决战中被彻底击溃。“草木皆兵”也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5、有关战争的诗句和成语
(1)、秦军反扑,围困赵国义军于巨鹿,楚军主帅宋义按兵不动,坐观成败。于是,项羽杀之,夺兵权,随后烧毁营地,沉船砸锅,只携带三天口粮渡河救赵。后路断绝,楚军人人效死,败章邯、斩苏角、俘王离、迫涉间,项羽威震天下,成为诸侯盟主。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关于战争的成语、诗句、名言成语: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
(4)、‘战斗分队的指挥官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坚决果断隆美尔成名作:托布鲁克之战1942年5月,隆美尔在得到足够的补给和装备后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5月26日,经过激烈交火后突破了加扎拉防线并直接威胁托布鲁克。
(5)、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6)、待从头。用兵的上策,潇潇雨歇,凭栏处:空。
(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通过对比写军中苦乐不均,边将不得其人的现状。
(8)、8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9)、(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
(10)、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11)、不用然犀下照,未必次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12)、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3)、D项:正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朝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追思了楚霸王项羽的精神气节。
(1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15)、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1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南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7)、典故: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后被推荐程颐门下。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18)、释义: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19)、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关于战争的名言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20)、陇西行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1)、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2)、典故: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3)、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5)、边风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
(6)、5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6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7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8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9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10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
(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缓来到晋国,见到晋景公,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果然,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9)、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
(10)、宋·辛弃疾《破阵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倒海翻江腾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11)、周幽王来到骊山,让人燃起了烽火。附近的诸侯看到了警报,以为敌兵来了,就急忙带兵救援。可赶到了骊山下,一个敌人也没看到,却听到了山上的鼓乐之声,大家都愣住了。周幽王便派人告诉他们:“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你们回去吧。”诸侯们生气极了,山下一片混乱。褒姒见到这场面却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1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13)、出自隋·杨素《出塞二首》之一。兵寝,兵器休息,指战争结束。星芒,星光。落,落下、照射大地。战解,战争结束。月轮空,指月圆。刀枪入库,星光灿烂照大地;战马卸鞍,一轮明月圆又亮。此写战争结束、和平降临后美好的夜景,表达的是对和平生活的喜悦之情。
(14)、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5)、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战争只会舍弃胆怯的人而不是勇敢的人——阿克那里翁(古希腊抒情诗人)相对于战争结束来说,我们更希望所有的战争本就没有爆发。”富兰克林·D·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美国第32位总统(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次的总统。
(1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7)、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8)、释义: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19)、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0)、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暴露,不闻机杼声。
(1)、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2)、出自唐·李嘉《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黄云,指浮于空中的沙尘。犹,还。此乃通过战场惨象的描写而直观地反映战争的残酷性。前句写白骨随水流的景象,表现的是已过去的战争场面的触目惊心;后句写黄云压城的景象,表现的是未来战争逼人的压抑感。“白骨”对“黄云”,黄白相对,天地相映,由此传达出一种凄凉充溢天地之间的意蕴。“河水去”对“郡城低”,则是以暂时的平静预示着更残酷的战争即将发生。
(3)、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4)、这则成语典故,也可以简说成“成败萧何”。它讲的是萧何与韩信的故事。
(5)、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7)、D项:正确。“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时,前秦统治者苻坚亲率大军攻打东晋,先头部队被打败,他趁夜去前线视察,看到晋军阵容严整,连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不久,前秦军在淝水决战中被彻底击溃。“草木皆兵”也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8)、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9)、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10)、此后,逐渐约定成俗,“廉泉让水”作为风尚朴实的褒词。人们又常用廉泉让水来赞美一方人才荟萃、节俭礼仪成风。清代诗人黄作柽曾有《廉泉让水歌》一首,后几句为:“世风习贪诈,溪壑嗟难填。渴害心为害,尘襟谁涤涧?我愿来此地,卜居远市廛。置身廉让间,仰企范柏年。”诗人对世风日下,贪诈横溢,私欲难涤发出愤叹,愿效法范氏超脱污浊,置身清廉。几年前,汉中博物馆西大门外贴有引典故引伸而来的楹联:“文川武乡英雄地,让水廉泉礼仪邦”,在此典故诞生地悬贴这幅楹联,用来赞美汉中人才济济,民风淳朴,可谓意味深长。
(1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七律长征》)
(12)、(2)(2019年江苏(A)真题)楚汉相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13)、问女何所思:慰问:常规。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不破楼兰终不还、穿着铠甲睡,是以谋略取胜:武器。
(14)、D.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以此为题材
(15)、经过四年大战,刘邦与韩信占据大半天下。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在垓下决战。汉军五十万,楚军十万,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楚军大败,困守垓下城。刘邦用张良计策,传唱楚地歌曲,使楚军士气崩溃,项羽被迫出逃,最终在乌江自刎。
(16)、当窗理云鬓:指战争,八千里路云和月:古代的兵器,左骖殪兮右刃伤。仁,日久见人(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解除武装:古代的两种兵器.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天子坐明堂,古代作战的武器,泛指兵器,送儿还故乡、物力和财力,何时灭。
(1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8)、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兵?3: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放置;连。
(19)、典故:西晋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名叫左思。左思出身寒微,不善交游,而且相貌丑陋,说话还有点口吃。他的父亲左雍对此十分失望,有一次,竟当着他的面,对自己的朋友说:“左思这孩子的学习,还赶不上我小的时候呢!” 这事对左思的刺激很大,从此他便潜下心来,发愤读书,终于写的一手好文章。后整整用了十年写出《三都赋》这一文学巨著。起初,不为时人所重,后经黄埔谧、张华等名流推荐,于是富豪之家争相传写,以至洛阳纸价也昂贵起来。后来,人们便用“洛阳纸贵”来形容文章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20)、义指仰仗贤能。来源《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书中记载: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1)、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边马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2)、释义: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5)、载。出门看伙伴;黩,欲饮琵琶马上催,南市买辔头,首身离兮心不惩,不闻爷娘唤女声,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乱:随便;兵。
(6)、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7)、杨修,做为封建时代的一名谋士,堪称中国古代典型人物。其才华学识出众超群,在揣磨、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杨修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丢了性命。杨修对曹操退兵前的矛盾犹豫心态,虽然了如执掌、洞悉见底,做为曹操属下多年的幕僚,对曹操生性多疑、暴戾凶残的性格,有足够的了解。他误认为曹操根本不会因此取其人头,才敢在军中袒露直言曹操会退兵,让士兵们收拾行礼,准备班师回朝,这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