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怀李白(文案精选64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5-22 10:35:39 浏览59

天末怀李白

1、天末怀李白原文及翻译

(1)、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不太能理解诗的全部意思,好象是说李白的狂放.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2)、hóngyànjīshídào,jiānghúqiūshuǐduō。

(3)、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4)、⑧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凄。

(5)、屈原《九章·怀沙》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6)、天宝初,青年杜甫在齐赵一带初遇当时已名满天下的谪仙人李白,“醉卧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从此结下了唐诗史上俩位泰斗的不渝友情。李杜之交,既有诗文的同好,更有命运的同怜。生性沉挚的杜甫,既对天才不羁的李白钦仰备至,又为他傲岸不驯的性格深切忧虑。十数年过去了,当此李白西南流放之日,正是杜甫辞官向蜀,行经秦州时。类似的才高不遇、中心获咎的经历,使杜甫对李白的思念更为强烈,以至到“三夜频梦君”(《梦李白》)的地步;了解也更为深刻,“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当京师收复,贵盛煊赫,攀龙附凤之时,何以命运对天才如此不公?本诗就作于这种心情之下。

(7)、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8)、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声。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杜甫也是美国作家雷克斯罗斯(KennethRexroth)最喜欢的作家。

(9)、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0)、★这是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在东都遇由翰林供奉被放的李白时所作。前八句自叙,后四句叙李。

(11)、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子夜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①声。

(12)、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3)、yīnggòngyuānhúnyǔ,tóushīzèngmìluó。

(14)、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四时节气忆完了李白又梦见李白.要是有人这么关心我也死而无憾了.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15)、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艹专)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16)、这首诗的写作,大致与《梦李白二首》同时。诗中设想李白已到汨罗江边。

(17)、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的心境怎么样呢?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18)、梦李白二首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赠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9)、✦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20)、  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2、天末怀李白

(1)、分离之后,李白整天饮酒作乐,找到了其他的消遣方式,似乎将杜甫放在了脑后,此后的作品中很少提到杜甫。相反,杜甫很重视自己和李白的友谊。在遇到困难时,杜甫会想起李白的建议和忠告,想到李白对自己的鼓励,就拥有了重新奋斗下去的信心。闲暇时,杜甫又会重温与李白畅聊人生的时光,常感叹与李白的结识的那段时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杜甫也在自己很多的诗作中提到过李白。

(2)、我这里已是秋风飒飒,那么身为“逐客”的.友人,在这悲凉的秋日,究竟“意如何”呢?诗人无法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于是想到了惟一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书信。但是“江湖秋水多”,山高水阔,这一句中包含着对“鸿雁几时到”的否定性回答。诗的前四句由凉风写起,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最后归结到“江湖秋水多”。这一句不仅说明对收到书信的不抱希望,而且以“秋水多”暗示李白前途坎坷,从而引出了以下四句。

(3)、回答:杜甫保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中,跟李白有关的,共15首:

(4)、“凉风起天末”,诗人推己及人,想到了李白:

(5)、“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杜甫时常挂念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他被贬逐以后的安全:“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6)、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

(7)、唐代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8)、鸿雁几时到——由人想到这个人附着的东西书信,并由鸿雁借代

(9)、(注释)①会须:应当。②岑夫子:诗人的一位隐居朋友。

(10)、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11)、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应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12)、蜀道难李白噫吁,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

(13)、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14)、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凉风飕飕从天边刮起,不知此时你心境怎样。

(15)、李、杜互相写的赠寄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16)、★浦评:自叙反详,叙李反略。则似翻宾作主,翻主作宾矣。

(17)、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不太能理解诗的全部意思,好象是说李白的狂放.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18)、当时,李白被判罪流放夜郎,走到巫山时,遇赦放还。杜甫只知他被流放,却不知他已遇赦,音信杳无,积想成梦,于是就有了收入《唐诗三百首》的那三首名作:《梦李白二首》和《天末怀李白》,诗中处处为李白的安危设身处地地着想,如此知心之作在诗歌史上很是罕见。这些诗回忆着当年与李白的交谊,这一份情谊,超越了生死。

(19)、唐代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20)、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3、天末怀李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同时,想了解就得比较。同样写怀远,还有两首诗,一首是李白的《静夜思》,一首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两首更相近,但是对比过来,再来看杜甫这首“怀远人”,会发现各有特点,却又遵循着相同逻辑。

(2)、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3)、Riversandlakesarefloodedwithrain.

(4)、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 

(5)、Yetdemonscanhauntawanderer.

(6)、Whatareyouthinkingof,oldfriend?

(7)、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8)、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

(9)、秦州此时已是秋风吹起,你在异地他乡怎么样呢?我给你的书信不知何时到达,只怕这路途遥远,充满风波。有文采的人总是遭到小人猜忌,命运坎坷,而那些势利小人厚颜无耻喜找人过。你和屈原一样蒙冤放逐,写一首诗投到汨罗江里诉说。

(10)、注释: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君子:指李白。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命:命运,时运。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过:过错,过失。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永王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汨(mì)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11)、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12)、从天边吹来一阵凉飕飕的风,不知你现在如何?鸿雁几时才飞到这里呢?江湖的秋水现在应已高涨了,你有很好的文采,可惜命运不好,那些山林中吃人的鬼怪,最喜欢人们走过去,让它们饱食一餐。我看你应该把胸中的苦闷,向屈原的冤魂吐诉,作一首诗投到汩罗江里给他。

(13)、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14)、《沙丘城下寄杜甫》中“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运用了比喻,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抒发诗人别离杜甫以后备感孤寂、备觉友谊珍贵继而更加“相思”的情感。

(15)、在杜公晚年做工部员外郎时(其实就是一个闲职,算是一个不做事的幕僚),房相因为政治原因被关了起来,杜甫偏偏还要上书去搭救,一个小书生去救一个没有什么往来的权臣,也就杜公都做出这事来!

(16)、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17)、★这是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在东都遇由翰林供奉被放的李白时所作。前八句自叙,后四句叙李。

(18)、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旧罗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

(19)、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20)、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①一饮三百杯。岑夫子②,丹丘生③,将进酒,杯莫停。

4、天末怀李白平仄拗救

(1)、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这首诗的评解太多了不用我来啰唆了吧.太喜欢诗中描绘的大李了.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2)、杜甫做了一个这样的示范,他先从天边来的凉风写起,似乎跟随风而来的还有对他的思念:他过得怎么样。然后开始埋怨传信的鸿雁何时能来,一路艰险,这信还不一定能送到。不由得就去想他的坏消息。那时候李白刚刚因为永王璘事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所以他有了替朋友发出感叹的这千古名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但是解决办法好像也就是做事,投入汨罗江。其实这里也是在把李白往屈原那块儿比。

(3)、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这首诗的评解太多了不用我来啰唆了吧.太喜欢诗中描绘的大李了.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4)、坎坷的生涯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