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提议9月10日为教师节
1、谁提出9月10日教师节
(1)、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2)、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开展“庆教龄”、“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提案中指出的那样,“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所闻。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普遍。”要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应该在新中国建立教师节,让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3)、方明还征求过冰心、叶圣陶等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先生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先生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4)、1939年,国民d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5)、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6)、1984年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7)、对此,教育专家也表示,“取消教师节”的提议很荒谬,不应该把个别现象扩大化,用极端情绪否定一切,并呼吁教育管理部门明确提出不允许家长送礼,各类学校也应当联名抵制送礼行为。
(8)、但很多关于教师节的事依然鲜为人知,比如说,教师节是怎么来的?每年中小学在9月1日开学,照理说教师节设在9月1日才对,为什么要定在9月10日?
(9)、为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政协委员方明征求过谢冰心、叶圣陶等民进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10)、当年6月6日,在南京举行了第一次庆祝教师节的仪式。
(11)、为繁荣中华民族教育事业,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热爱教育工作,积极参加教育体制改革,搞好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5年,北京日报社曾设立“人民教师奖”,以迎接我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7月10日《北京日报》1版,《本报设立人民教师奖》)
(12)、至于目的,也不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生活水平,“章连峰”在信里说:“定每年九月一日为教师节,全国学校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尊重教师,让各界人士尊重教师,逐步达到全社会尊重教师的目的。”
(13)、至于为什么将9月10日订立为教师节,并无官方说明。
(14)、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第十四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15)、1985年9月4日,荣获北京日报社“人民教师奖”的40名教师,在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礼堂登台受奖,领取了镌刻着彭真同志题词“人民教师光荣”的纪念品和奖金。获奖的教师,既有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有在教育战线做出显著成绩的中青年教师;既有与学生朝夕相处、播种理想之火的优秀班主任,也有在各个学科的教改中取得成效的任课教师;既有锐意改革、开创新局面的校长,也有艰苦奋斗扎根山区的优秀教师;既有从事特殊教育的园丁,也有从事校外教育的优秀辅导员和学校后勤工作者。
(16)、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是不可想象的。
(17)、1931年,教育家程其保等人士发表“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将6月6日定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虽然没有被当时的政府承认,但在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1939年当时的政府决定将孔子的生日8月27日定为教师节,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18)、·泰国——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全国学校放假,隆重庆祝。各地的庆祝仪式上,向当年退休和刚参加工作的教师颁发奖状并献花。
(19)、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其中第五十条规定:国家保护高等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改善高等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20)、这要从一个名叫邰爽秋的人说起,他是当时著名的大学教授,也是一位教育家,在多次实地在乡村考察后,他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当时大学教师的工资不但有保障,还收入颇高;至于中学教师,就只能用“糊口”来形容了;而到了小学教师,他们的收入状况,那就相当不妙了。
2、是谁提议9月10日为教师节的
(1)、 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把“尊师重教”的种子播洒在全社会每个人的心中,在神州大地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2)、不知道各位有么有疑问,教师节——为何是在9月10号呢?教师节的订立之初发生了什么呢?
(3)、1984年12月,教育部d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d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
(4)、2013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教师节由9月10日调整为9月28日,此举引起热议,社会褒贬不一。
(5)、而在各国自己的教师节之外,还有一个国际性的“世界教师日”,时间在每年的10月5日。1966年10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审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由此,教师职业应该是专业性职业的看法逐渐成为共识。
(6)、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民主促进会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此外社会当时形成的积极氛围也是推动教师节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7)、1982年4月,教育部d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d组联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8)、无论孩子在小学、中学还是幼儿园,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都给老师送了礼物。由于教师节年年有,礼品年年送,家长和学生们最头疼的是:钢笔、书画、烟酒、水果等几乎都送过了,实在想不出送什么好。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成了令家长劳神费心的事,教师节也渐渐变了味儿,有人因此提出了“取消教师节”的想法。
(9)、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同意恢复教师节。
(10)、至此,从1981年到1985年,教师节的建立前前后后经历5个年头。另外,民进中央这位已故的方明先生,还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学生。他还为教师法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1986年初,他收到广东石人嶂钨矿中学教师朱源星寄来的《教师法》设想稿,这是真正来自群众的第一个《教师法》文稿。于是,在同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组的20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尽早制定“教师法”案》,前前后后经历10个年头,终于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
(11)、 最终,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12)、在提案人中,叶圣陶是民进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明曾任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
(13)、教师节是几月几日?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14)、大家可能认为:中华民族向来尊师重道,设立这个教师节的目的,是为了向老师们表达敬意。
(15)、无论孩子在小学、中学还是幼儿园,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都给老师送了礼物。由于教师节年年有,礼品年年送,家长和学生们最头疼的是:钢笔、书画、烟酒、水果等几乎都送过了,实在想不出送什么好。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成了令家长劳神费心的事,教师节也渐渐变了味儿,有人因此提出了“取消教师节”的想法。
(16)、在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台湾当局就确定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大陆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 。
(1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到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中国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并没有教师职业的特点,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到1957年以后,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知识分子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存在。
(18)、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便于在学校中树立教师形象,为新生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19)、9月10日教师节——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个节日有多重要,更没有认为教师需要单独设节日,教师已经是普通职业中的一种,他们与曾经的“师”非一般意义,市场化的教师也是众多商品中的一种商品。教师,不需要被高尚化,也不能被作贱。
(20)、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
3、谁定的9月10日是教师节用心何毒
(1)、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2)、有人表示9月10日这个日子是一个居心叵测的日子,因为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日,纪念毛泽东逝世的第二天,教师就兴高采烈地过节?非常不合适,这也是对开国领袖的极大不尊重。因此,强烈赞成现有的教师节改期。
(3)、全国各地师生也相继发出类似倡议,大多数的主张是设在9月10日。
(4)、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12月,由教育部何东昌部长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d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d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
(5)、1981年12月,时任全国教育工会主席方明和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向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提出了另外单独设立教师节之事。习仲勋听取两人建议,建议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一起写报告请示d中央。
(6)、修改教师节,一个智慧大气的选择!如果最终确实进行了日期调整,这将是一个值得肯定的重大举措,是中华崛起过程中的坚定一步。真正的教育者不会在意自己在哪一天过节,而是在意自己能否把学生培养成材!文化的传承是神圣的,建议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大度些好!
(7)、实施《教师法》两年多来,教师的待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各地教师平均工资水平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此外,中小学、中专教师被列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评选范围。
(8)、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9)、提案人是徐伯昕、吴贻芳、史念海、李霁野、张明养、叶至善、徐楚波、郑效洵、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宝张景宁、叶圣陶、雷洁琼、柯灵(此为原件签名顺序)。提案理由是: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后来,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
(10)、直到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让人们记住我们的老师。
(11)、30年前的1984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致电光明日报记者黄天祥,呼吁将“九月的一天定为全国教师节”。报道刊发后迅速引发巨大反响。一个多月后,全国人大正式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12)、“文革”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开始提高,但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够普遍。
(13)、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14)、教师节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随着新式教育开办而出现的节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北京、上海的教育界人士,发表了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每年的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节,教师第一次作为一个职业群体要求社会关注其职业待遇,以及对自身职业准则做了要求。双六节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个教师节并没有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承认。
(15)、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政协委员们听取了很多建议。其中,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16)、11月20日,李岚清视察清华大学教师筒子楼改造工作,全国高校筒子楼改造工程进入高速进行阶段。1997年,全国城镇教职工住房建设投资542亿元。竣工建筑面积8012万平方米,建成住房105万套。截至1997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和城镇中小学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45平方米。
(17)、其次,开学之初是否适合过教师节。有人认为,9月10日正是开学最忙的时候,教师需要忙着安排新生入学、制订教学计划等,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时间和心思去体会教师节的真正含义。反对者认为,9月28日离国庆节放假太近,学生和老师的心思肯定都不在教师节上,更不利于传承教师节的意义。何况9月10日教师节已延续多年,深入人心,更无需更改了。
(18)、9月1日这个日期,就这样被排除出了教师节的候选日期。
(19)、建立新中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20)、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台湾,也把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香港在97年回归以前,也采用9月28日作为教师节。
4、确定9月10日为我国教师节
(1)、商议恢复教师节,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2)、中南大学教师孙锡良:建议取消9月10日的教师节
(3)、确定“教师节”。当前全国有二千多万教师,肩负着三亿青少年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重担义不容辞地落在了他们的肩上,教师应有自己的节日。日期最好在暑假后开学的第十天为宜。 天津南开中学语文学科田家骅
(4)、·美国的教师节是5月的第1个星期是个放假的节日。
(5)、 为什么?9月9日,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逝世纪念日,第二天就开开心心过教师节,或纷纷给教师送礼,或大领导看望师生,甚至举办各种活动、大会隆重庆祝,这合理吗?符合做人的基本道德、中华传统吗?这得有多大怨恨才能干得出来这样的事儿呢?
(6)、“文革”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开始提高,但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够普遍。
(7)、对此,教育专家也表示,“取消教师节”的提议很荒谬,不应该把个别现象扩大化,用极端情绪否定一切,并呼吁教育管理部门明确提出不允许家长送礼,各类学校也应当联名抵制送礼行为。
(8)、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教师节。第一个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师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师节。第二个是1939年国民d政府教育部设立的“农历8月27日”版教师节。然而前者国民d政府不予承认,后者因为战争等原因并未在全国推行。
(9)、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10)、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6月6日作为教师节,旨为呼吁改善教师待遇而自发设立。
(11)、很多人的朋友圈中,“教师节”这个话题已经在刷屏了。
(12)、 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政协委员更是征求了谢冰心、叶圣陶等民进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13)、记者10日向民进中央核实,取得了有关设立教师节过程的材料。
(14)、北京师范大学几位学者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教育部d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d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
(15)、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育工作者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
(16)、1985年9月4日,荣获北京日报社“人民教师奖”的40名教师,在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礼堂登台受奖,领取了镌刻着彭真同志题词“人民教师光荣”的纪念品和奖金。获奖的教师,既有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有在教育战线做出显著成绩的中青年教师;既有与学生朝夕相处、播种理想之火的优秀班主任,也有在各个学科的教改中取得成效的任课教师;既有锐意改革、开创新局面的校长,也有艰苦奋斗扎根山区的优秀教师;既有从事盲聋哑特殊教育的园丁,也有从事校外教育的优秀辅导员和学校后勤工作者。
(17)、可见9月28日作为教师节是有文化和历史的基底。
(18)、综合 · 2015-09-06 · 来源:乌有之乡
(19)、最终1984年12月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中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因为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
(20)、那大家不禁要问,9月10日的教师节是如何制定的呢?教师节有什么来历呢?
5、谁提出的教师节定为9月十日
(1)、尊师重道的风气迅速在中原弥散,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可取代的节日。而每一个老师也会在无数个属于自己师傅的节日里虔敬、忠实、隆重其事地向老师表达祝福和感恩。后来,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发现,那些学界的泰斗级和大牛级的人物总会受到最多的朝拜和感恩,因为他们的弟子遍及国家的各个角落,甚至包括隐居山林的高人。泰山级的人物在尊师拜师的礼仪文化之下迅速红遍江湖、书院、田间以及市井。再后来,人们惊奇的发现,大家在某一天焚香跪拜的居然是同一个人。原来,这个人已将天下读书人尽收于门下,事实上,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他却在一夜之间成了天下人的师傅,成了伟人,圣人,甚至神人。所谓的教师节,大概就在这个时间点上固定在了某一天。
(2)、有人认为9月9日,亲自发动文革的毛泽东去世,这应该是教师们欢欣鼓舞的一天,这一天,才是教师们应该欢庆的节日!所以,教师节断不可改。
(3)、匈牙利——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一定为教师节。节前,国家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表彰和命名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还颁以重奖。
(4)、问:2018年教师节放假吗?答:2018年教师节是2018年09月10日,农历八月初星期一。教师节属于我国的法定节日,但根据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教师节不在法定假日之列,因此2018年教师节不放假。
(5)、宜:订盟,纳采,祭祀,祈福,安香,出火,修造,动土,上梁,安门,起基,竖柱,上梁,定磉,开池,移徙,入宅,立券,破土
(6)、 提要:教师节这个节日设置的日期近年来饱受争议。那么,最早提出设立教师节的到底是谁?为何要确立9月10日为教师节的日期?
(7)、其次,开学之初是否适合过教师节。有人认为,9月10日正是开学最忙的时候,教师需要忙着安排新生入学、制订教学计划等,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时间和心思去体会教师节的真正含义。
(8)、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才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9)、1982年7月20日,《光明日报》再次刊登读者来信,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师田家骅建议每年开展一次“尊师周”活动,同时确立教师节为9月10日。
(10)、1982年4月,由时任全国教育工会主席的方明和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至中央书记处,建议以马克思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1)、北京日报社“人民教师奖”共设置名额40人,每人奖励3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和纪念品。据了解,该奖项评奖范围以本市城区、远近郊区中小学、幼教教师为主,包括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和校外教育学校,优秀教职人员可以有适当比例。评选由各区、县教育部门推荐,市教育部门和本报组织评委会评定。
(12)、1986年9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一套“教师节”纪念邮票,全套1枚,面额8分。张磊设计。影写版。齿孔11度,背面刷胶。邮局全张枚数北京邮票厂印刷。票幅规格40毫米乘27毫米。发行量5969万枚。图案由黑板、讲台和献给老师的鲜花组成。票名、铭记和面值等文字设计在黑板的左上角,采用黄色与白色。
(13)、 9月10日是教师节,这个妇孺皆知。千千万万的人们,在这一专为教书育人园丁所设的节日,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感激,这个无可厚非,理所应当。但这个节日设置的日期却是饱受争议。
(14)、你想象不到,设立教师节的目的,最初竟然主要是为了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生活水平。
(15)、1984年12月10日,《北京晚报》头版刊发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在王梓坤的倡议发出一个多月后,即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16)、文革过后,高考恢复,经过几年的拨乱反正,中国的政治经济回到正常的轨道上,设立教师节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1981年3月的政协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1982年4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1983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1984年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
(17)、·香港于1997年主权移交前,教师节跟随中华民国的习惯定于每年的9月28日;主权移交后则跟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18)、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异常隆重,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庆祝大会,20个省市共表彰万余名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d政领导节日看望慰问教师也由此开始,并形成惯例;第二年的教师节,当时的邮电部还发行了教师节纪念邮票,图案由黑板、讲台和鲜花组成。
(19)、直到1985年才将教师节订立为9月10日。
(20)、首先,孔子诞辰日尚存疑。有专家认为,教师节应当有文化内涵,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建议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日期。经研究推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但在学界,孔子诞辰日尚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大家之所以把9月28日看作是孔子诞辰日,是因为民国后第一次祭孔是在这一天,孔子真实的生日还有待考证。
(1)、1983年6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
(2)、1985年1月会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3)、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建议设立第一个教师节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4)、实际上在2004的时候,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人文学者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他认为,重新设定的节日是由现代人自己择日的,就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接续历史传统。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该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以孔子诞辰作为中华教师节是非常合适的。
(5)、9月10号这个教师节的日子是1985年初正式确立的。
(6)、要从1981年说起,当年《光明日报》编辑部收到了一份读者来信,写信人署名“北京章连峰”,他提议将教师节设在每年的9月1日。
(7)、变成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章连峰”是9月设立教师节的最早倡议人。但这不是真名。他究竟是谁,至今仍是个迷。
(8)、目前反对的声音主要有:一是习惯了9月10日教师节,并且沿用了近30年,没必要改变日期;二是为了与孔子诞辰日相对接而修改教师节日期意义不大;三是9月10日新生刚入学,老师也刚开始新学期的工作,此时庆祝教师节将为新学期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相处氛围;四是如果改为9月28日,时间上与国庆节非常近,放假前学校也不方便组织庆祝活动。
(9)、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这是一件意义非常深远的大事。我们要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尊重教师,不重视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成的。为此,我建议:定每年九月一日为教师节,全国学校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尊重教师,让各界人士尊重教师,逐步达到全社会尊重教师的目的。节日和仪式,并非仅是一个形式,它对于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大有影响。妇女节、儿童节就是明证。对于我国广大大中小学教师、幼教工作者,每年有一个全国性的节日,这对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实属必要。切盼有关方面考虑这一建议。 北京章连峰
(10)、1890年5月18日,葡萄牙亚科莫布大学的毕业生门为了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纷纷向老师敬献彩带,而老师们则在其上签名,交还学生作为留念。后来,葡萄牙政府就把5月18日这一天定为教师节。葡萄牙的这一做法,后来得到美国、法国、德国、智利、匈牙利、印度等其他许多国家的效仿,但各个国家的教师节日期各不相同,例如委内瑞拉的教师节是每年的1月15日、泰国是1月16日、埃及是2月28日、韩国是5月15日、马来西亚是5月16日、德国是6月12日、新加坡是9月1日、印度是9月5日、波兰是10月14日、越南是11月20日、法国是12月25日等,而我国的教师节则在每年的9月10日。
(11)、但因为种种原因,6月6日教师节一直是个民间节日。
(12)、后,国民政府于1939年将9月28日(农历8月27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可见将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不是首次。
(13)、历史上,教师节并不是这一天!以后也可能不是这一天!
(14)、甚至之所以把时间定在6月6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它的时间接近放暑假,能体现尊重教师权利这个初衷;另一个则是这个日期好记,便于推广。
(15)、首先,孔子诞辰日尚存疑。有专家认为,教师节应当有文化内涵,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建议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日期。经研究推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但在学界,孔子诞辰日尚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大家之所以把9月28日看作是孔子诞辰日,是因为民国后第一次祭孔是在这一天,孔子真实的生日还有待考证。
(16)、1981年11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民主d派之一的中国民主促进会,17位政协委员(徐伯昕、吴贻芳、史念海、李霁野、张明养、叶至善、徐楚波、郑效洵、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宝张景宁、叶圣陶、雷洁琼、柯灵)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全国政协随后给出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
(17)、·捷克、斯洛伐克——每年3月28日定为教师节。这天前后的一周之内,全国广泛而隆重地举行尊师重教活动。国家向优秀教师颁发勋章或授予荣誉称号等。
(18)、自特殊时期以后,社会各种重新恢复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8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下,国家日益尊师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