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诗词欣赏(文案精选107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1-25 15:08:57 浏览59

柳永诗词解读

1、柳永诗词解读大全

(1)、宋玉悲感:宋玉作《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语。

(2)、离别以后的心情,作者没有写,但他写了三种景色:第岸边的杨柳;第黎明的冷风;第天边的残月。写了三种景色。岸边的杨柳,黎明的冷风。加上天边的残月,这就叫“杨柳岸,晓风残月”,用这三种景色写出来热恋中的情人别离之后的那种情景。而这种情景并不是实情实景,是作者想象中的。

(3)、愁极,再三追思,洞庭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

(4)、正是在柳永的这种努力下,宋词一改唐以来小令一统词坛的格局,词调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5)、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7)、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

(8)、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

(9)、其实我实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乡遥远不可及之处,一颗归乡的心迫切难以自抑。叹息这几年来四处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苦苦到处滞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眺望我的归舟误认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楼眺望,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忧愁苦闷?

(1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

(11)、早知如此,后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马锁起来。真该把他留在书房里,只让他与彩笺毛笔为伍,让他吟诗作功课。就这样,他与我日日紧相随,不分开。我手拿着针线与他相倚相挨。我们要快快活活长厮守,免得使青春年少的光阴虚度,苦苦等待。

(12)、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

(13)、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14)、我骑马在长安古道缓慢前行,秋蝉在高高的柳树上不住鸣。夕阳在高外的远方渐渐沉落,旷野荒原之上秋天之风习习,极目四望旷阔天空幕帐四垂。

(15)、“都门”的“都”特指京城,北宋的京城就是今天河南的开封。京城外面帐饮是设帐、设了一个帐子在那里喝告别酒,即京城外面的告别酒已经喝了。“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心情。一对恋人恋恋不舍却要被迫分离,所以喝酒喝的都不带劲儿,所以叫“都门帐饮无绪”。但就在这么一个情景中,“兰舟催发”。

(16)、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17)、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18)、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19)、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20)、这些作品只是柳永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相比于新乐府,柳永更喜欢也更常作的是"艳词"。但后来宋仁宗更喜好儒雅的作品,所以柳永也一点点被宋仁宗所厌恶。

2、柳永诗词欣赏

(1)、当词人今夜酒醒梦回之时,船儿已经漂向何处那不重要,没有了爱人的温暖陪伴,无论是漂到哪里他都毫不关心了,他只感受到依依的杨柳,清寒的晓风,一弯残月孤悬空中,景色的清冷交织着相思的愁绪,真令人愁肠百结。

(2)、柳永是北宋词人,《雨霖玲》是其经典名词。全词如下:

(3)、绵绵相思,长夜里对着如此的景色不堪忍受,掐指细算,回忆往昔。那时功名未就,却在歌楼妓院等游乐之所出入,一年年时光耗费。

(4)、“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赏景是一回事,吟诗作画,对韵行文,抒发情感。有再多的想法,想说岀来,但有谁来聆听呢?

(5)、⑵陇首:亦称陇坻、陇坂,为今陕西宝鸡与甘肃交界处险塞。

(6)、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7)、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

(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下片换头先是泛写离别之情,自古就有,并非吾所独有,清秋时节,自古堪悲,也并非唯我独悲。甚至古人还说:秋之为言愁也。还有人将愁字拆分开来解释,愁者秋心也。看来悲秋之愁,几乎是中国古典诗词逃不过的宿命。既然悲秋和离别之愁非我独有,那属于我的独特感触又在哪里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词就是柳永的妙笔独创了,以设想今宵酒醒何处的问句来激起情绪,而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实景作为回答,一虚一实之间又遥遥呼应了上片写离别之时都门帐饮的意象。章法结构真是浑然天成。当词人今夜酒醒梦回之时,船已经飘向何处那不重要,没有了爱人的温暖陪伴,无论是飘到哪里他都毫不关心了,他只感受到依依的杨柳,清寒的小风,一弯残月孤悬空中,景色的清冷交织着相思的愁绪,真令人愁肠百结。正是这种无从排遣的愁绪才顺理成章推出了最后几句至情之语。

(10)、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11)、柳永还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属于柳永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12)、全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3)、善用赋的手法,层层铺叙,恣意渲染。柳永词以铺叙见长,且能把写景、叙事、抒情融成一片,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如《雨霖铃》。

(14)、用尽铺张手法,写尽人间天堂之美景,一派繁华景象。虽不脱歌功颂德的俗套,但下笔点染时字字句句新鲜别致,另有一种清新气息,都说是美景如画,但这般景致恐怕是用天下丹青也描绘不出,不如搁笔而归,找一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地小酌赏景,才不辜负了这满目画图给捉的美景。

(15)、武则天的职业是皇帝,不是家庭妇女,为什么不按社会安定指数来衡量她?

(16)、寒蝉①凄切,对长亭②晚,骤雨③初歇。(傍晚时分,知了发出凄切的鸣叫,一对有情之人恋恋不舍在长亭面对面窃窃叙情,但是阵雨已经停歇,游子将要出行,这痛苦哪能够忍受!①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蜩,tiáo。②长亭:古时在大道旁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人休息。人们多在长亭送行。③骤雨:阵雨。)(词一开头就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景物。知了叫声悲凉凄惨,这是写眼前的实景,也点明了秋天的时令,为全词定下悲哀的情调。“长亭”是送别的地方。“对”不是人对着长亭,而是离人在长亭中默默相对,“晚”点明时间已经黄昏。“骤雨”是暴雨、急雨。本来天公作美,下来一场暴雨,行将分别的人可以多留恋一会儿,可是现在雨停了,水涨了,就要行路了。诗开头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渲染出一阵浓重的伤离气氛。)都门帐饮①无绪②,留恋处,兰舟③催发。(心爱的人在长亭摆设宴席为我送别,哪有心思饮酒啊,两情依依,难舍难分,却不断传来船夫冷漠催行的吆喝声。①都门帐饮:在京都汴京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帐,蓬帐。②无绪:没有心思,无精打采。③兰舟:用木兰木做的船。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此处指船夫。)(饮酒饯别,纵有美酒佳肴,却“无绪”享用。依依不舍的之时,却有人硬生生把有情人拆分。诗人用美酒反衬愁苦,用船夫无情反衬离人有情,表现不忍离别又不能不离别的苦恼。)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①。(在这一刻千金之时,就要分别的人手拉手想再仔细瞧瞧,但各自泪眼模糊,想再讲几句话,喉咙竟然被堵塞,唯有无言相对。①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噎,yè。)(这是正面描写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一个“竟”字,表示临别时有千言万语要说,却说不出一句半句,这是料想不到的,表现了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遗憾。)念去去①千里烟波,暮霭②沉沉③楚天④阔。(怎敢想象别离后的情景,傍晚时分,一叶孤舟飘泊江波之上,浓重的雾气压在心头,千里之遥的南国哪里有我落宿的地方?①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②暮霭:傍晚的云气。霭,ǎi。③沉沉:深厚的样子。④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以“念”字领起,避开当前,设想别后。“去去”即“去一程,又去一程”,二字重叠,表示不忍离去又不能不离去,终于越去越远的凄楚。“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暮霭”,傍晚的云气。“沉沉”,形容暮霭的深厚、浓密。离别后千里烟波,楚天空阔,雾海沉沉,前途茫茫。这二句从眼前想到别后,用无边之景衬无限之情,更深一层表现别离的凄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①。(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因离别伤怀,更何况我们别离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那别离之苦又怎么能忍受啊。①清秋节:凄冷的秋天。节,季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诗人把古人江淹《别赋》和宋玉悲秋的情思结合提炼出来,融化为自己的诗句,愁上加愁,使离别的痛苦更加一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今夜喝了别离酒,酒入愁肠,浑浑噩噩,朦朦胧胧,酒醒后,船会行驶到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停在垂杨岸边,冷风吹面,唯有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这三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承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所开拓出的意境,进一步设想别后的凄凉。岸柳,使人想起折柳赠别;晓风,寒;残月,冷,孤单单、冷清清。诗人把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叠加起来,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离情,含蓄而有余味,几如身历其境;没有一个字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浓重的愁绪,就连词人的精神状态都披露眼前。)此去经年①,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②,更与何人说。(此次一别,佳期难再,年复一年,相爱的人不在一起,良辰美景又有什么意义,就算有无数的相爱相思之情,又能向谁诉说?①经年:一年又一年。②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完的相爱、相思之情。)(这四句是更深一层推想到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情况。“良辰好景”是值得欣赏流连的,离开了相爱的人,也就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美景”不是等于虚设吗?“风情”是指男女相恋相爱的风流情事,现在已经离开了欢爱的人,即使有许多许多的风情,又能跟什么人仔细倾谈呢?这样地结束就蕴含了无限的意义。我们从这里联想得到,作者和他欢爱的人平日里是有说不完的欢乐情事的,因而这次的离别才会感到这么痛苦。“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二句顺着上几句更进一层,唐圭璋先生谓其“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17)、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柳永的作品,大多是他的词作。

(18)、“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去,烟波千里、暮霭沉沉,不仅是楚天遥远,更为严重的是,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相见。

(19)、阻追游三字,横插上四句下五句中间,包括了多少难以言说的辛酸内。回到当前之时,却又荡开一笔,平叙之中,略作波折,指出这种忍凝眸、思悠悠的情状,并不是这一次,而是许多次,每次登山临水就惹起平生心事。这回依然如此,黯然消魂的心情之下,长久无话可说,走下楼来。却下层楼,遥接凭阑久,使全词从头到尾,血脉流通。

(20)、所有士人都远远地避开他,因为他的“堕落”。可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暗中重视他。苏东坡才名倾世,不也心中有些吃味地问别人“我词比柳词如何?”,李易安才华绝代,在词论中也不得不真心地说一句“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3、柳永古诗词

(1)、这首词是柳永写离情别绪、羁旅行役的代表作。词的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词的下片设想分别以后彼此的凄凉处境。

(2)、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实际上这是全词中心。“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

(3)、shìlièzhūjī,hùyíngluóqǐ,jìngháoshē.

(4)、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

(5)、qiāngguǎnnòngqíng,línggēfànyè,xīxīdiàosǒuliánwá.

(6)、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7)、上片重在一“乱”一“冷”:雨乱心亦乱,天冷心亦冷,看似写景而情在其中。下片突出一个“单”字,独自凭栏,其孤单自明。

(8)、通过柳永词《乐章集》,了解到柳永现存的二百多首词中,有七十多首的羁旅词,约占了三分之一。解读柳永的羁旅词,不得不提悲秋之祖宋玉对他的深刻影响。他的羁旅词中多次出现了宋玉这一形象,如:“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解,更休道宋玉多悲”(《爪茉莉》),“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戚氏》),“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雪梅香》)。

(9)、但是,罗大经却不赞成,他在《鹤林玉露卷十三》云:“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大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也。”罗大经认为“万里愁”一语是统治者推卸责任的伪装。妖娆江山秀丽风物本无关情与恨,士大夫们自己歌舞欢声疏于国事,以致忘记身上的职责而亡家亡国,干柳耆卿之词何干?所以罗大经紧接着又和谢处厚诗一首:“杀胡快剑是清讴,牛渚一片依然秋;却恨荷花留玉辇,竟忘烟柳汴宫愁。”

(10)、“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情人在都门之外的长亭中,为作者设酒践行,但是,作者因为离别之苦根本没有饮酒的情绪。正在这依依不舍之际,不懂事的船家却催促着叫赶快上船。或者说,船家也是无奈,因为此时正是黄昏,如不快走,江上晚间好不甚安全。

(11)、“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12)、虽然我们常以"亡国之君"这样的称谓称呼李煜,但事实上,李煜的政绩值得肯定。

(13)、柳永的词作多表现女性生活和个人情感,柳永词作中有别于以往词人的内容,不仅促进了词的声腔体式的改变和发展,还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14)、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

(15)、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海潮涨满海滨,潮水退了之后,搜刮含盐的泥土,堆积得大如岛屿。

(16)、宋玉乃悲秋之祖,柳永的词中有关秋的意象诸如“秋风”、“秋光”、“秋色”、“秋叶”、“秋水”出现的频率很高,可见柳永继承发展了宋玉这一悲秋情结。即使相隔干年,两人笔下相通悲秋之情在诗词中相遇,渐渐凝聚又缓缓散开,留给人惆怅和悲哀的萧瑟之感。

(17)、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18)、首句、次句写花之感触伤怀,“堪忆逝去芳华,曾共西子,照影浣溪头”,也只有如许玉人,才配得起此等冰清玉洁。而

(19)、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⑥凝噎:

(20)、次句写花之气质骨格,“孤标傲世,洒然出尘”,岂肯与牡丹、芍药为伍,唯有月华如水,可共知音。

4、柳永 诗词

(1)、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2)、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这首词里,他能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3)、小可固执地认为,能写出一百首词不叫能耐,能写出一百首不同风格不同技巧的词才叫本事。

(4)、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

(5)、这首词采用线型的结构,按照情节的顺序从头写起,层次清晰。上片纯属忆旧。“凤枕鸾帷”是写抒情女主人公沉溺对往日甜蜜爱情生活的回忆里。这段幸福的生活虽只有“二三载”,整个人生旅程中是短暂的,却因两心相照,“如鱼似水”般的和谐而令人难忘。但他们的情感不是对等的,她委曲求全,百般迁就,“无非锯依随”。委曲求全的结果并未愈合、反而加深了他们情感的裂痕,责任不女方。

(6)、而再来说李煜,他的作为和才华,也确实配得上文人们对他的认同。

(7)、扩大了词的题材。他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山程水驿。柳永词中虽然女子相思之作占很大比重,但毕竟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望海潮》表现都市的繁华,山川秀丽,呈现出较为宽阔的画面,为后来词人的创作开拓了新的领域。

(8)、《雪梅香·景萧索》是北宋词人柳永所作的一首词。上片以清秋楚乡的寥廓、迷蒙以及弥漫其上的凛凛寒气,写出了他乡游子的落寞和惆怅;下片写出了温情的美丽和短暂,但却无法避免一朝离别、两相暌违的悲剧结局。全词上下片互相映证,共同营造了一个凄苦而优美的意境。

(9)、这首词“细密而妥溜”(刘熙载《艺概》),纯用口语,流畅自然,委婉曲折地表达抒情主人公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10)、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

(11)、秋天的一个傍晚,大雨瓢泼.乱打着池塘衰败的荷花,颗颗雨珠如珍珠般晶莹。雨过风停,明月升空.鸳鸯浦空寂冷彻。

(12)、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写清明乍雨、群花烂漫,点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风物。起笔便异常简洁地点明了时令。紫桐即油桐树,三月初应信风而开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叶,故繁茂满枝,最能标志郊野清明的到来。一个“拆”字,写尽桐花烂漫的风致。“先清明”,经过夜来或将晓的一阵疏雨,郊野显得特地晴明清新,点出“清明之明”。作者选择了“艳杏”和“缃桃”等富于艳丽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烧”和“绣”具有雕饰工巧的动词,以突出春意最浓时景色的鲜妍如画。不过,这首词的重点不于对动人春色的工笔描绘,所以自“倾城”句始,词进入游春活动的描述。作者善于从宏观来把握整体的游春场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倾城,尽寻胜去”是对春游盛况作总的勾勒。人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熟食品,男骑宝马,女坐香车,到郊外去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观乐。“雕鞍”代指马,“绀幰”即天青色的车幔,代指车。结两句,以万家之管弦新声大大地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词情向欢乐的高潮发展。词的上片,作者用浓墨重彩绘制出一幅生气盎然的清明踏青游乐图。

(13)、柳永的词绝大多数是艳词,而这些艳词相当于职业行为,而为他要吃饭,他要活着,他要留着这个躯体找机会证明自己还可以做出一些济世安民之举。

(14)、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季节,地点,时间。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15)、消除战争,停止盐民纳税。国家无战争,就可减少开支,国君就有了余钱,就有能力罢免盐铁赋税。

(16)、船载肩扛,无暇休息。柴投入巨灶,炎炎发热。

(17)、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

(18)、此词仍写羁旅行役、离愁别恨,因其所描绘的景象萧瑟荒凉,因而抒写的感情也郁结悲壮。作品章法完密,结构严谨,造语尤见匠心。

(19)、于是,他会从对方写来,有如杜子美之“今夜富州月,闺中只独看”一样,包含了一种无法排遣的思念和牵记,也暗示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不幸甚或是妻离子散。屯田词莫不如是?或许会有人说,这也太拨高了这位恋花拈草的风流浪子,其实不然。“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可否是一语双关?这才会有“倚栏杆入,正恁凝愁”。“怎一个愁字了得”!起于暮雨,落于凝愁,愁者何也?命运、时事、遭际、仕途、潦倒……一个落魄文人的复杂心绪,尽在其中。

(20)、第二叠则反过来,先写情,后写景。杳杳三句,接上忍凝眸来。杳杳神京,写所思之人汴京:盈盈仙子,则写所思之人的身分。唐人诗中习惯上以仙女作为美女之代称,一般用来指娼妓或女道士。这里大约是指汴京的一位妓女。锦字化用窦滔、苏蕙夫妻之典。作者和这位仙子,虽非正式夫妻,但其落第而出京,与窦滔之获罪远徙,有些近似之故。此句是说,仙子虽想寄与锦字,而终难相会。鸿雁本可传书,而说断,说无凭,则是她终不曾负担起它的任务。雁给人传书,无非是个传说或比喻,而雁冉冉飞下汀洲,则是眼前实事。由虚而实,体现出既得不着信又见不了面的惆怅心情。思悠悠三字,总结次段之意,与上忍凝眸遥应,而更深入一层。

5、柳永词解析

(1)、一个“念”说明下面所写的都是想象之词,是虚写,前面是实写,后面的虚写用一个“念”领起。念就是想,“念去去”就是想去去,即这一走是一种怎样的情况——行者就要消失在暮霭沉沉的楚天的江面之上。用了一个“楚天”点明这是在南方。而前面又写到“兰州催发”,可见这时男主人公要被迫和自己的女友分手了、要走了。这个上片就是写一对热恋中的人被迫离别、被迫分手的时候,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景。但是诗人在写的时候非常巧妙,可以说在这里面没有写一句语言,没有一句告别的话、没有一句留恋的话,全部是写景。而且作者整个的写法全部是按时间的顺序,用白描的手法,用特写的镜头,把热恋中恋人分别的情景给你再现出来了。所以他的感染力可以说是极其强烈。

(2)、上阙的一番描写和抒情语,已经把离别时的凄凉情绪写得唯妙唯肖。那么,我们再看看作者怎样来写离别之后的情景。

(3)、《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画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画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4)、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5)、楚国,故称。⑨经年:一年又一年。⑩风情:男女恋情。

(6)、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余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7)、而还有另一种传闻,说有人向宋仁宗推荐柳永。宋仁宗询问推荐者说:"你说的是不是填词的柳三变",推荐人说:"是这个人"。宋仁宗便答复了一句:"那就让他去填词吧"。得知此事的柳永感觉自己仕途无望,便终日沉醉于娼馆酒楼,随心填词,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8)、像柳永大多数描写羁旅行役的作品一样,本词也是借秋景抒写离人之愁绪,但在手法上却与《雨霖铃》诸词的低回婉转不同,显得苍凉悲壮。

(9)、下片写离别后的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首先,作者把个人的伤感离别的情景压下来暂时不表,反过来把它升华到所有情人别离的那种情景。

(10)、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1)、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初点月收天曙之景色,次言客心临别之凄楚。“翠娥”以下,皆送行人之情态。执手劳劳,开户轧轧,无言有泪,记事既生动,写情亦逼具。“断肠”一句,写尽两面依依之情。换头,写别后舟行之速。“万般”两句,写别后心中之恨。“更回首”三句,以远景作收,笔力千钧。上片之末言回顾,谓人。此则谓舟行已远,不独人不见,即城亦不见,但见烟树隐隐而已。一顾再顾,总见步步留恋之深。屈子云:“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收处仿佛似之。

(12)、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以绮靡。”词亦如是,柳永尤是为词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的人,加之无论仕途之阻隔还是乡关之阻隔,均无法排遣他那种卧花处柳之中的绮靡。“绮靡”是一种温柔,是一种幸福,却也是一种无法排遣的苦痛。《八声甘州》绮靡中透出了悲壮。清秋时节,阴雨初霁,薄暮之中,江水汤汤,残照映照冷落关河,更洒在登高远眺之人的危楼:“乡关何处?”一声讯问,江水无语,唯有气息将尽的物华,令人黯然神伤。

(13)、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14)、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16)、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17)、为完成制盐任务,驱赶妻子劳动,使他们徒具人形,面黄饥瘦。

(18)、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19)、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上篇是只写离别离别的场景,写到这里,该说的话也都说尽了,下片则另辟蹊径,才刚刚离别又开始了离别之后的相思苦恨了。

(20)、描写都会风光、山川景物,反映市民生活。如《倾杯乐》、《迎新春》、《破阵乐》、《望海潮》等。

(1)、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

(2)、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对此令我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

(3)、美景无限的京城,让我想起了年少时光,每天只想着寻欢作乐。况且那时还有很多狂怪的朋友相伴,遇到对酒当歌的场景就流连忘返。

(4)、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5)、“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

(6)、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⑤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

(7)、而当时的情况,是“骤雨初歇”,骤雨,雷阵雨,一场骤雨刚刚下完。所以他描绘了一个暮雨黄昏的萧飒秋景,这样一个暮雨黄昏的环境,它是恋人离别时候最难堪的一种情景。而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间,一对恋人被迫要分手了。因为骤雨初歇了,即雨停了,而雨停就意味着船要开了、人要走了。这是这首词上片的前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