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描写中秋节的诗词(文案精选103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11 10:52:19 浏览59

写一首描写中秋节的诗

1、写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1)、王世贞在中秋节的晚上,乘船赏月,乃是沿袭古人传统。苏东坡两篇赤壁赋,全都选在十五月圆之夜出游,乃是“旅游达人”,王世贞一代文豪,自然也不甘落后。

(2)、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3)、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交过子时是明日,搀先半夜赏中秋。——方回《中秋前夕三首·稍穿疏树残光碎》

(5)、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8)、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9)、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10)、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1)、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2)、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

(13)、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14)、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15)、(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16)、但使此心忘系累,凉玉佳月即中秋。——吴芾《代答》

(17)、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18)、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0)、我觉得中年以后的人都应该遵照这个医嘱。在认真工作之余,也认真去感受世界之美、享受生活的趣味。

2、写一首描写中秋节的诗词

(1)、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唐代李商隐的《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第1首,《中秋月》: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4)、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5)、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6)、我简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

(7)、(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苏轼兄弟感情极好,留下的千古名篇,后人常常放在了爱情上面,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9)、========================

(10)、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11)、当然,这里的老绝对不是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老,也不是眼里只有自己不懂得爱惜年轻人的老,不是衣衫不整仪容全无肆无忌惮。

(12)、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3)、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4)、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1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6)、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李洞《中秋月》

(17)、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8)、然而,正因为很快乐,才会有患得患失之感,此种情绪乃是人人皆有,而诗家独能形成于美妙文字:“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写一首中秋节的古诗

(1)、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花径里捉迷藏,曾经将金井梧桐的霜叶惊落。手上轻巧的小纨扇,至今又经历几番凉热。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丛生;但这又与一般的相思离别无关。面对这旧时明月,只好让无情的紫玉萧,于寒风中吹烈。

(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4)、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5)、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8)、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9)、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10)、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11)、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忧”。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12)、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佚名《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3)、出自:唐代·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4)、最亲情的中秋诗词——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15)、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16)、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17)、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18)、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19)、最壮阔的中秋诗词——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20)、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写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

(1)、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2)、统编教材五上学过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长相思》。再来看这首词,写的是中秋之夜的相思之苦。词的上片写现实,现实是充满了悲凉,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灵;词的下阙写词人仰望明月忆及往事。几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词人中宵独立。想起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

(5)、(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6)、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8)、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0)、原文: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11)、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2)、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4)、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5)、释义: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16)、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好月圆人团聚,祝福声声伴你行。

(18)、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9)、画堂里没有月亮,只有红烛高照,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慢慢把曲唱到终。

(20)、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此夜推想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5、写一篇中秋节的诗歌

(1)、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3)、点评: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辛弃疾还有一首《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写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4)、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6)、唐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7)、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8)、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事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10)、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1)、对于有的人,医生会婉言建议:想吃点什么就吃;想干啥就干。

(12)、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4)、第3首,《中秋夕沛河汎舟·其二》:万里人初半,三秋月正中。天清凉似水,江阔静还风。玉借蓬莱馆,珠悬碣石宫。时闻沛儿唱,犹数汉皇功。

(15)、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6)、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17)、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8)、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9)、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20)、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2)、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忽然终于又闻到桂花一缕馨香,我知道中秋节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