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菡萏造句
1、菡萏造句子简单
(1)、(例句)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九: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
(2)、(释义)握住衣袖,犹如握手。有期待会晤或表示亲昵的意思。
(3)、(例句)柳宗元《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4)、(例句)《晏子春秋·谏上八》: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
(5)、(例句)《南史·羊侃传》:若多,则一旦失利,自相腾践,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
(6)、(例句)苏轼《书太宗御书后》:天纵之能,溢於笔墨,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团扇之中。
(7)、(例句)杜甫《北征》: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8)、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9)、(例句)《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10)、(例句)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1)、(例句)李白《古风》: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12)、 就让我们跟着诗词去“拾花”,读一读荷花里藏起来的出处、故事和过去的时光——
(13)、10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
(14)、(例句)《抱朴子·广譬》:摩尼不宵朗,则无别于碛砾。
(15)、(例句)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例句)《梁书·沈约传》:思幽人而轸念,望东皋而长想。
(17)、苏氏所提到的基础,当然是俄语,他对基础的诠释,就是基本的读写能力。要做到这样,需要有“2000到2500个写法正确的字,它们是知识读写能力的骨架”,我不懂俄语,不知道俄语的2500个字是什么概念。很显然,中文的读写能力的起始或者说“骨架”,也差不多需要这么多单字。这恰好是符合小学语文教育大纲的。
(18)、(例句)《庄子·齐物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19)、语文要有哪些基本功。这一点上,一代语文教育的宗师叶圣陶先生提出了四点。
(20)、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2、用菡萏造句10字
(1)、(例句)宋玉《九辨》: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2)、“譬如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你就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请你看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也看看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教材,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3)、(例句)《文心雕龙·谐隐》:「夫观古之为隐,理周要务,岂为童稚之戏谑,搏髀而抃笑哉!」
(4)、唐徐凝《古树》诗:“古树攲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花。”朱自清《北河沿底夜》:“暗里流动着小河,两岸攲斜着柳树。”
(5)、不用多举,看了这么多被动句,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呢?
(6)、(例句)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谓微过,当绝芽蘖;勿谓小患,当窒孔穴。
(7)、(例句)刘耕《和主司王起》:孔门频见铸颜功,紫绶青衿感激同。
(8)、(例句)白居易《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9)、(例句)颜真卿《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10)、(释义)形容残缺破败,可以指生活困苦或事业衰败。
(11)、(例句)贯休《马上作》: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12)、(例句)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九: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
(13)、热烈庆祝◆诗星光文学社创建三周年(现代诗)
(14)、 《略经》中有“腮有荷华”之句,意指祖国大地凡是有沼泽水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那么,分布如此之广的荷花的历史是怎样的呢?这就要从人类诞生之时说起了.
(15)、(例句)唐·李颀《赠张旭》: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16)、(例句)《世说新语·排调》:法师今日如著弊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17)、除了古文,写作的精准用词,也由于这一关没过,留有不少难处。这是我们母语很重要的一部分。好在有部分学校开始重视这一课程,这是一件值得深入做下去的好事。识字写字,要深入一些,不止于会读会写。
(18)、(例句)《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19)、(例句)贯休《马上作》: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20)、(例句)杜甫《北征》: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3、菡萏 造句
(1)、(例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2)、(例句)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3)、干货收藏!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作文素材必备)>>
(4)、(例句)苏轼《书太宗御书后》:天纵之能,溢於笔墨,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团扇之中。
(5)、(例句)《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6)、(例句)《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大臣不为荒饱。
(7)、(例句)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
(8)、(例句)颜真卿《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9)、(例句)《文心雕龙·谐隐》:“夫观古之为隐,理周要务,岂为童稚之戏谑,搏髀而抃笑哉!”
(10)、(释义)握住衣袖,犹如握手。有期待会晤或表示亲昵的意思。
(11)、(例句)《论衡·雷虚》: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
(12)、(例句)《世说新语·排调》:法师今日如著弊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13)、(例句)《文心雕龙·谐隐》:「夫观古之为隐,理周要务,岂为童稚之戏谑,搏髀而抃笑哉!」
(14)、(例句)《诗经·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15)、(例句)刘长卿《游四窗》:白云本无心,悠然伴幽独。对此脱尘靴,顿忘荣与辱。
(16)、(例句)嵇康《与山世源绝交书》: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
(17)、(例句)《梁书·沈约传》:思幽人而轸念,望东皋而长想。
(18)、(例句)王褒《洞箫赋》: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暏天地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
(19)、也就是说,拥有了语文基础,还需要训练基本功。这两个概念,有相互包含的地方,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基本功,是借助戏曲概念来说的。既然是“功”,自然就要常练习。并不是说熟悉了就不要练习。比如相声,不是说你会背诵报菜名等之后这就不要练习贯口了;写书法,不是说把某种字体写好了就不需要临摹了,它会一直需要。基础也是建筑术语。很显然,基础是重要的。没有基础就没有上面的高楼大厦的建筑。同样显然的是,光有基础是不够的。
(20)、(例句)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
4、菡萏造句沉香如屑
(1)、(例句)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2)、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3)、(赏析人-菀茹)~余茹。从事教育工作,自幼痴迷文字,喜闻墨香,常写散文随笔,偶尔涂鸦诗歌小说,红袖添香发表近五十万字的小说。平日煮字疗饥,怡情养心,只为心灵自由呼吸,思想能生根发芽,无他。
(4)、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周 · 诗经《泽陂 》
(5)、(例句)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6)、菡萏在爱情上有着多种寓意,其出淤泥不染使它有着纯洁无暇的寓意,可用来象征纯洁的爱,两情相悦也是菡萏在爱情上的寓意,象征着彼此相爱没有阻隔;还有着坚定执着、忠贞不渝、信仰的寓意,适合送给相爱的人表达爱意。
(7)、(例句)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谓微过,当绝芽蘖;勿谓小患,当窒孔穴。
(8)、周朝在历史时期,有一段非常温暖湿润的时期,北方也盛产从南方引种的梅花,竹子,北方齐国水泽众多,而原始的蒲草茂盛,荷花长满水泽。
(9)、 “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10)、(例句)《淮南子·原道训》: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於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
(11)、干货收藏!外国文学常识(国家汇编版①)>>
(12)、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做尘,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
(13)、(例句)《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14)、(例句)谢眺《高松赋》:夫江海之为大,实涓浍之所归。
(15)、(例句)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可谓八作者阃域,岂独雄于诗僧间耶!
(16)、(例句)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
(17)、(例句)《古诗十九首·其四》: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