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凡是你想控制的(文案精选92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02 11:34:27 浏览59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1、弘一法师经典语录身不苦

(1)、15)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丰子恺

(2)、认真:有句话说的很经典:“如果你在小事上苟且,那么你在大事上、你在一生中一定也是一个苟且的人。”

(3)、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4)、9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六祖慧能10水流平地本无声,地有高低而有声;大道无言周法界,因贪瞋痴而有争。

(5)、有些女人,她可以要得很少,不在乎他一无所有,不在乎为了跟他在一起要克服多少的困难;但是她同时也要得很多,她要那个男人全部的真心,如果没有,宁可放弃。

(6)、29)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功夫!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阴的夏;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丰子恺《丰子恺散文》

(7)、夜,寂寞的温床,亦是放纵思绪的摇篮。我怕着,却亦爱着。只是,仍戒不掉想要取暖的习惯,哪怕是在这样炽烈的夏天,仍手捧一杯热咖啡贪一杯的暖

(8)、11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12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

(9)、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0)、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11)、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颛”。后改为“子恺”(“恺”与“颛”同,均为安乐意)。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

(12)、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13)、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14)、梵净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梵音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5)、人生无非是笑笑人家,再被人家笑笑。这就是豁达。

(16)、放下恩怨,收获豁达;放下名利,收获富足;放下执着,收获洒脱。放下越多,收获越多。

(17)、5)你住几层楼?--“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丰子恺

(18)、6)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暖的愉快,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厚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无暇回想,流连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到死。--丰子恺《晨梦》

(19)、一个人的成熟,并不表现在获得了多少成就上,而是面对那些厌恶的人和事,不迎合也不抵触,只淡然一笑对之。

(20)、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2、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凡是你想控制的

(1)、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2)、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4)、强者不是没有眼泪,只是可以含着眼泪向前跑。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5)、生命中平淡如水的日子,因为爱而博大,因为感动而温馨,因为信任而厚重。

(6)、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代杨慎《临江仙》

(7)、别总把悲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8)、我常分析中国社会的病根,觉得它可以归原到一个字——懒。懒,所以萎靡因循,遇应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做。懒,所以马虎苟且,遇不应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决定不做。

(9)、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话多有时候从侧面表现出了一个人信用的缺失,所以守信非常重要。

(10)、19)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作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丰子恺

(11)、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12)、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13)、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4)、人生来去俱是空,与其痛苦煎熬,不如果断放下。

(15)、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16)、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得做出自己的特色。对此,林子青概括说:“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

(17)、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18)、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9)、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20)、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澄境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3、弘一法师经典语录缘起我在人群中

(1)、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

(2)、心似海,不敌诗的咏叹,谁会读懂我。那一种等待的心情,那一种未知的情愫。叠嶂山峦弹指流年,从此,纷纷扰扰,墨意幽怜,与我纠缠不休的梦魇,模糊在记忆中不愿的停留。

(3)、其实我奢望的最美好的生活,无非就是白天可以有说有笑,晚上还能睡个好觉。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5)、在某些时候,世界也会陷入无声的静默。而在这短暂的片刻,思绪会回到如微黄画卷般的时光里去--仿佛眼前这小小的灯火,依旧还燃在往昔的窗前,温暖如初。

(6)、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7)、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8)、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嬉戏,慎勿形言。

(9)、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0)、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1)、★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

(12)、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13)、生活里我们面对许多不快乐的事情,显然计较是最不高明的情绪,生活里免不了烦恼与纷争,咸的咸,淡的淡,岁岁年年,春风远去,春风又到,就让春风化作一场宣告,人活一场,活的不是你的语言,活的是你对命运的那场尊严。

(14)、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15)、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6)、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

(17)、认识我的人以为我很静,了解我的人以为我很疯,只有懂我的人才知道其实我很忧伤。

(18)、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19)、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20)、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4、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1)、害怕看到你的改变,又期待着你的改变。这样的矛盾挣扎,惹心痛绵绵。难言,那些伤心再也说不出。无眠,身的疲惫抗不过心灵的蛊。只能,任疼痛蔓延自行消散。

(2)、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3)、当你拥有它时,你浑然不知,在你失去它后锥心刺骨,它的名字就叫爱。

(4)、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5)、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7)、太多的情话让人矫情,太多的哲理让人麻木,太多的现实让我们显得世故。单纯,是多么奢侈。

(8)、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9)、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0)、寂静的夜空,没有尘世的喧嚣,也没有心灵的浮躁。唯有那天籁之音从天而降,弥漫在偌大的宇宙间,弥漫在我空旷的心野,弥漫在长满青苔的诗苑

(11)、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2)、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3)、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14)、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5)、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16)、这点倒是做的还可以,遇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不怕吃亏。

(17)、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8)、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9)、太多的情话让人矫情,太多的哲理让人麻木,太多的现实让我们显得世故。单纯,是多么奢侈。

(20)、乐园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净土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

5、弘一法师经典语录选集

(1)、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2)、丰子恺,原名丰润, 我国现代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他的母亲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一个什么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作“丰仁”了。他就以这个名字进人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3)、20)那末我们的人生,都是--同我的晨梦一样--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的了。--丰子恺《晨梦》

(4)、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5)、没有人是喜欢等待的,但等待是人生的常态,很多事情没结果之前只能等待,在一切还没有变好之前,我们只能学会等待,看书、健身、旅行、工作,总之你得先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你要的人才会来遇见你。

(6)、能够做到知足常乐,但是我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到应该停止前进的地步,因此,我仍需努力、精进。

(7)、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8)、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9)、或者柯佩磊的佛歌专集:(活在感恩的世界)等等

(10)、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11)、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12)、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