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名篇陋室铭
1、古文 陋室铭
(1)、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名远播的君子。
(2)、[译文]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常考题+答题模板,建议提前掌握!
(4)、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5)、(6)苔痕上阶绿:连成一片的青苔将绿色印满台阶。
(6)、我们今天欣赏的《陋室铭》,虽然只有短短81字,但每一句都堪称经典。特别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开篇这两句,已经成为传世名言,也正可以当作这篇短文的注脚:文不在长,意在哲思。
(7)、刘禹锡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让我们跟着欢欢和喜喜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作品。
(8)、类比的写作手法。_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9)、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10)、☞统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汇总(1-22课)
(11)、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12)、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子云,即扬雄,字子云,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14)、☞2020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15)、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16)、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7)、☞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18)、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1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0)、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古文名篇陋室铭拼音
(1)、山不在(3)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4)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11)之乱耳,无案牍(12)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为你读诗文艺学堂」联合深受大家喜爱的卫东老师,共同制作了《让经典说话:中国古典文学系列》会员项目。在《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人间词话》《纳兰词》系列专栏上线之后,最后推出《经典文言文》专栏。
(3)、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4)、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5)、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本幅署款:“嘉靖三十二年岁在癸丑七月初五日,徵明书,时年八十有四。”所书内容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文字略有出入,当是文徵明默写致误。
(8)、“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写室中事,表现身居陋室的雅趣,足见作者行事不陋。“调素琴,阅金经”表现出陋室生活之清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显示出陋室生活之安适。
(9)、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10)、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11)、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12)、☞统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汇总(1-25课)
(1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4)、①草木:草本。②可爱:值得喜欢。③者:……的花。④蕃:多。⑤独:只。⑥自:从。
(15)、☞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16)、[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单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1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8)、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19)、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
(2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文言陋室铭
(1)、众所周知,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从东周至明代的文章中收录了222篇经典作品,编纂成书《古文观止》,这部文言文选本在当时就为私塾学生学习所编。
(2)、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3)、 六(3)班的史翰祺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他的朗诵的《陋室铭》。
(4)、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5)、 [译文]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
(6)、大家好,我是花溪小学六(3)班的姚建宸。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而又执着的男孩子。我喜欢练书法,因为它可以磨炼我的耐心。我的座右铭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预习|2020春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检测、同步练习、期中期末试卷等材料)整理完毕,免费下载
(10)、☞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11)、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
(12)、☞310篇|初中优秀作文+中考满分作文+作文素材汇总(2028整理)
(13)、一方面,课本中选出的作品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另一方面,我们想通过课本中的文言文,带领大家一起重温自己的中学语文时光。那些我们当年后悔没有背完、或者背完又有些遗忘的篇目,在这个《经典文言文》专栏里再次重新想起,并跟随卫东老师的朗读,重新记忆,重新领略当年因为年纪、阅历而不能体会的文章中蕴含的动人情感。
(14)、☞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详解(文末可以下载打印版)
(15)、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16)、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7)、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18)、☞统编语文7-9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全)
(19)、“孔子云:‘何陋之有?’”最后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引用孔圣人言作为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同时说明自身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20)、☞八上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汇总(1-24)
4、陋室铭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
(1)、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2)、☞苏教译林版初中英语7-9年级(上下册)英语全册单词课文跟读音频(全)
(3)、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4)、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5)、(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6)、☞预习|2020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检测、同步练习、期中期末试卷等材料)整理完毕,免费下载
(7)、《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室内外之景。“上阶”、“入帘”,化静为动,写出“苔”、“草”的神态,又将外景引入室内,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机,洋溢一片盎然春意。而一“绿”一“青”,色彩鲜明,更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
(9)、①上:长上。②入:映入。③青:青色。④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⑤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⑥调:调弄。⑦素:不加装饰的。⑧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批注]真的有大儒与刘禹锡在一起谈笑畅饮吗?此处和前面的“苔痕上阶绿”不是矛盾了吗?这里的鸿儒和白丁该怎么理解?
(11)、《陋室铭》是一篇千古名作。作者住的房子是“陋”还是“不陋”,说说你的理由。
(12)、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3)、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5)、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困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16)、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1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8)、☞七上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汇总(1-24)
(19)、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祐的废园。”
(20)、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5、古诗文陋室铭
(1)、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2)、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5)、孩子习惯的养成源于爸爸妈妈的坚持,先有优秀的家长,才有优秀的孩子!
(6)、(7)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7)、☞预习|2020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单元检测、同步练习、期中期末试卷等材料)整理完毕,免费下载
(8)、☞2023年中考范文必背汇总(初一初二也适合)
(9)、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10)、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11)、⑻[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2)、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13)、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14)、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1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6)、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17)、译文: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18)、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9)、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20)、[批注]引前贤陋室作比,修身养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情怀已渗入刘禹锡的骨髓,成为他思想境界、人生理想的一部分。暗示自己见贤思齐的远大志向,再以圣人之言为据,强调陋室确因德馨而不陋。
(1)、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2)、☞名著导读丨《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西游记》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