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文案精选138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5-27 09:18:19 浏览59

出自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1、出自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1)、สำนวนนี้หมายถึงความปรารถนาไม่สำเร็จจงปลอบใจตัวเองด้วยจินตนาการ

(2)、 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3)、〖割恩断义〗 成语典故: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第二十六回

(4)、仰人鼻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5)、一亲芳泽(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6)、大意失荆州: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7)、(解释)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8)、〖得而复失〗 成语典故: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第九十六回

(9)、(解释)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10)、〖避嫌守义〗成语典故: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第73回

(11)、 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2)、(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13)、(解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14)、学生的作文不好,主因有:练习少;学校老师没有时间认真修改学生的作文。

(15)、(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6)、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故意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三国演义》第119回)

(17)、如嚼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8)、〖不测风云〗成语典故: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第四十九回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李定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19)、〖封金挂印〗 成语典故:(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三国演义》第二七回

(20)、(解释)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2、出自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草船借箭〗 成语典故: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第46回回目

(3)、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4)、〖赤身露体〗 成语典故: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第八十四回

(5)、〖大雨滂沱〗 成语典故: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第28回

(6)、สามก๊ก(三国演义)เป็น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จีนอิงประวัติศาสตร์เป็นที่รู้จักและได้รับความนิยมอย่างต่อเนื่องจัดเป็น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เพชรน้ำเอกของโลกเป็นมรดกทางปัญญาของปราชญ์ชาวตะวันออกที่สุดยอดมีการแปลเป็นภาษาต่างๆมากกว่า 10 ภาษา(1)

(7)、三顾茅庐(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8)、〖步步为营〗成语典故: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第71回

(9)、(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10)、(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11)、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12)、释义: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13)、(例句)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14)、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15)、有些人虽然一度贫困潦倒,但依旧掩盖不了他的大贵之气,刘备就是这样的人。曹操跟刘备聊得很开心,问了刘备一个问题:“玄德兄,你说这年头谁是英雄?”

(16)、ไม่พรั่นใจแม้ภัยใกล้ตัว(临危不惧línwēibùjù)

(17)、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18)、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后来三人一起出来,刘备说:“我在曹操的地盘上天天种菜,就是要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没想到刚才曹操竟说我是英雄,吓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说自己怕打雷掩饰过去了。”关羽张飞佩服得不得了。

(19)、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20)、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1)、主要讲述了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戏文当中又叫古城会。

(2)、超群绝伦: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3)、〖盖地而来〗 成语典故: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写‘天公将军’。·第一回

(4)、 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5)、故事内容大致如下: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襄阳隆中(1)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6)、恩怨分明(关羽):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7)、(5)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8)、〖不次之图〗 成语典故: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第三十二回

(9)、危在旦夕:形容时间短,危险就在眼前。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10)、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11)、(解释)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12)、 曲意逢迎(貂蝉):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13)、(6)李商隐的《东阿王》:“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14)、下面这些来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歇后语和典故,你知道多少呢?快来讲给孩子听听吧。

(15)、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16)、(3)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7)、(注:地瓜讲堂、巨子学堂均为北京巨子文化有限公司旗下教育品牌。)

(18)、作奸犯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9)、天上“轰隆”一声打了个巨雷。刘备呆呆地看着曹操,筷子掉到了地上,一支筷子在地上弹了一下。

(20)、·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4、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和歇后语

(1)、望梅止渴: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2)、(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3)、(解释)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4)、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发到涿县,引出刘备、张飞、关羽,他们聚在一起各抒己志,谈得十分投机,于是便来到一个桃园,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三人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

(5)、สำนวนนี้หมายถึงจะต้องบรรทุกด้วยเกวียนตวงด้วยถังเป็นการ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ถึงจำนวนมากมาย

(6)、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会记载,关羽和刘备走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7)、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8)、巢毁卵破: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9)、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10)、เยือนกระท่อม 3ครั้ง(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

(11)、三顾茅庐: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也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3)、 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7)杜宣的《江陵怀古之二》:“春风吹遍古荆州,西蜀雄关壮两眸。三国英雄茅屋里,纶巾羽扇说千秋。”

(15)、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6)、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17)、〖兵疲意阻〗 成语典故:诸公不知兵法,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专,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第八十四回

(18)、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19)、〖出榜安民〗 成语典故:请后主还宫,出榜安民,交割仓库。·第一百一十八回

(20)、火烧连营: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5、出自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及人物故事

(1)、สำนวนนี้หมายถึงต่างของหนักและเดินไกลเป็นอุปมาของการสามารถแบกรับงานที่ยากลำบาก

(2)、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5)、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出自《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6)、(解释)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8)、不能保证一周至少练习一篇作文,学生想写好作文是难如上青天的。

(9)、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10)、ไม้โดดค้ำยาก(一木难支yīmùnánzhī)

(11)、〖步罡踏斗〗成语典故:(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12)、      大致内容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13)、千里走单骑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之一。

(14)、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15)、 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6)、สำนวนนี้หมายถึงไม่รู้จะว่าพูดอะไร

(17)、บรรทุกด้วยเกวียนตวงด้วยถัง(车载斗量chēzàidǒuliáng)

(18)、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四字格成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成语的故事。

(19)、(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

(20)、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1)、不出所料(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2)、      有读友在后台私信我,要求做一期关于《三国演义》的盘点,这个提议非常不错,其实,关于《三国演义》可以盘点的内容十分丰富,今天,就先为大家盘点那些《三国演义》里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故事。

(3)、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4)、 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5)、〖半筹莫展〗 成语典故: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第五十四回

(6)、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7)、《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10)、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11)、(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2)、〖繁礼多仪〗成语典故: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第十八回

(13)、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宰。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顾左右言其它。

(14)、〖昂然直入〗成语典故:何进昂然直入。·第三回

(15)、〖别作良图〗 成语典故: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第八十一回

(16)、〖才望兼隆〗 成语典故:今卿亦须荐一才望高隆者,代卿为妙。·第七十五回

(17)、สำนวนนี้หมายถึงสิ่งหรือบุคคลที่หาได้ยากยิ่งมีจำนวนน้อยมาก

(18)、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19)、วัวแก่เลียลูก(老牛舐犊lǎoniú shì dú)

(20)、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1)、〖安身之处〗 成语典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第四十回

(2)、刮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特指历史上三国时期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的人。 

(3)、〖大吉大利〗 成语典故: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第五十四回

(4)、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5)、〖傲睨得志〗成语典故: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第六十回

(6)、三顾茅庐:本指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所住的茅庐去邀请诸葛亮为之效力。现在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7)、(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8)、      现在已经成为成语,通常比喻朋友间的情谊深厚。

(9)、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0)、สำนวนจีนในสามก๊กสะท้อนให้เห็นถึงขีวิตประจำวันของคนจีนเช่นวัวแก่เลียลูกและสะท้อนให้เห็นถึงการรบของคนจีนเช่นลดธงเงียบเสียงกลอง

(11)、หาได้ยากยิ่ง(不可多得bùkěduōdé)

(12)、〖国家大计〗成语典故: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第75回

(13)、祢衡当时二十岁,孔融已经但两人还是结交为朋友。孔融上疏向汉献帝推荐祢衡。

(14)、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5)、wànshìjùbèi,zhǐqiàndōngfēng

(16)、จริงใจโปร่งใส(开诚布公kāichéngbùgōng)

(17)、(1)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8)、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