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网络流行梗
1、2020年的网络流行语
(1)、解释:指奋力吃饭的人。造词法来源于工具人、打工人一类的网络流行语,干饭一词本来是西南官话方言里的“吃饭”的意思,带点“一口干了(一口气吃完、喝完)”的豪爽感,又因为某博主,他吃饭视频的开篇都会说一句“干饭了干饭了!”而走红网络。
(2)、秒榜:是指粉丝通过刷礼物,成为主播直播间打赏第一名,从而获得主播甩榜的机会。甩榜:直播结束后,主播会引导直播间的粉丝都去定榜时排名第一的用户直播间。甩人:直播时,引导粉丝进入刷礼物用户的直播间,为对方点关注,引流带人气。
(3)、相关词汇:zqsg(真情实感)、dbq(对不起)、xswl(笑死我了)、pyq(朋友圈)
(4)、继857火了之后,这首EDM再次成为抖音上最洗脑背景音乐,该曲不管是配卡点视频还是作为摇摆BGM都很搭。歌词中唱得到底是EDM还是EGM听得不太清楚,但现已无人关注这个问题了,全民都已沉浸在这段节奏欢快的音乐中。
(5)、对于想要入局短视频的各位玩家来说,熟悉平台内的暗语及当下热梗可以为内容创作提供捷径。只有对平台内的默认文化熟悉以后,才能更好地助推视频流量。
(6)、惊雷 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紫电 说玄真火焰九天玄剑惊天变她说没空已经约了她集美了我知道她在骗我
(7)、万金油:指人或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作用,有无所不能的意思,此时为褒义。又指很多情况下都能用得上,但又不能精通,无法完全胜任,有博而不精的意思,此时为贬义。
(8)、看熊猫 | 用镜头传递和平的“熊猫摄影家”
(9)、偷塔:指主播直播间定榜时,用户通过刷礼物,抢走他人第一名的位置。
(10)、爷青回的意思是:爷的青春又回来了,一般是指那些知名的人、经典的动画、游戏、影视剧等重新回归或复出。爷青回最早是出现在lpl圈子里,然后抖音、b站,还有一些贴吧论坛的视频评论下都渐渐出现了。不过最常见的用法还是在B站,比如B站某个年更up主突然高产起来,下面就会有人评论“xx高产了,爷的青春结束了”、或者“xx不空技能了,爷的青春结束了”等等。这类人也被称为青结工。网友们通过“爷青回”这样的梗来表达自己青春时期出现的经典事物重新回来的一种感慨。
(11)、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逆行者,不止是抗疫的医护人员,也是救火的消防员、是抗洪的战士、是抗震的志愿者……是英雄们的总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这种“逆行”精神将被永远传递。
(12)、延伸语法:干饭人,干饭魂,干饭人都是人上人,干饭人干饭得用盆!
(13)、原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千万网友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直播,主动充当“云监工”。现泛指通过网络远程监督某件事的进展。
(14)、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也就是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更宽泛一点说,任何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
(15)、这个也是入选了 2020 百度沸点年度流行语的。
(16)、早起的你,是因为马桶的追求,还是因为被窝的不挽留?
(17)、回归:一般指快手主播暂时停止更新作品及直播后,选择合适的节点(开业、庆典、生日等)重新回归快手平台。
(18)、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最喜欢或最常用的流行语或梗哦,最讨厌的也可以~
(19)、“有内味了”本来是一句北方方言。“那”在口语中可读作nèi,借用“内”来表示。全句可还原成“有那种味道了”,或“有那种感觉了”。2019年初,“有内味了”随着一些京味儿视频在网上出现,经由电竞圈衍生出了“有××内味了”的梗。作为流行语,它带有诙谐色彩,表示正宗、地道、棒等新义。今年突然火爆起来。它多出现在标题中,比如:“有内味了!刘敏涛教张朝阳唱《红色高跟鞋》,眼神动作全都是戏。”又如:“有内味了~感知百姓生活从‘内蒙古味道’开始!”网民们用它或表达调侃、吐槽,或表达赞扬与认同。
(20)、11月爆火的“凡尔赛文学”不仅成为了新的乐子,也充分满足了网友们的展示欲。它通过反向叙述来展现自己的状态,用较为低调的方式向其他人炫耀出自己想要炫耀的东西。
2、2020 网络流行词
(1)、202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2020最火网络新词
(2)、精神小伙,原指收拾的十分利落,看起来充满活力、很有精神的小伙子。现在几乎特指看起来很社会的土味小伙子,具体表现有:整条胳膊的纹身、颜色不限的锅盖头、紧身的裤子、锃光瓦亮的豆豆鞋、动感十足的社会摇、霸气无比的社会语录等。
(3)、备足弹药/喊大哥:主播一般在PK时会喊“大哥”(平时来直播间刷礼物多的用户),以做好充足的准备去进行这场PK。
(4)、一个网络谐音梗有网友说自己喜欢李白的诗结果陆游气坏了(路由器坏了)家里就不能上网了于是网友建议他找欧阳修如果欧阳修不好的话那就找王之涣王之涣不给换的话就找蔡元培可如果蔡元培不给赔怎么办呢?
(5)、“甩锅”即推卸责任,将自身的责任转移出去,让别人来承担。源于“背锅”,而“背锅”又是惯用语“背黑锅”的缩略。同样是“锅”,“背锅”的“锅”是指并非自己应担的责任,而“甩锅”的“锅”则是指自己应担的责任。
(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部分政客歪曲事实,编造谎言,妄图通过向中国推卸责任来转移视线,掩盖自身抗疫不力的事实。在我国的官方回应和媒体报道中,“甩锅”一词频繁出现。“甩锅”即推卸责任,将自身的责任转移出去,让别人来承担。
(7)、2020年,因网友传播而流行于网络。造词法来源于工具人、打工人一类的网络流行语,干饭一词本来是西南官话方言里的“吃饭”的意思,带点“一口干了”的豪爽感,又因为某博主,他吃饭视频的开篇都会说一句“干饭了干饭了”而走红网络。
(8)、有人将死亡分为“肌体死亡”“代谢死亡”和“社会性死亡”三种;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会性死亡”。网络上被用来借指一个人名誉遭到严重损失的社交隔断。2020年11月,“清华学姐”误斥学弟“性骚扰”,将其“社会性死亡”的风波,让这一名词火了起来,被用来描述个体遭遇网络暴力后陷入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倾轧的困境。揭发对方的疑似不道德或违法行为,将其公之于众,摧毁这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交圈子,让其“社死”——这种戾气浓重的“社会性死亡”打击,侵害了个人隐私,不合法律精神。
(9)、“爷青回”最早出现在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圈子里,紧接着渐渐蔓延抖音、b站、贴吧、论坛的视频评论下。不过最常见的用法还是在B站,比如B站某个年更up主突然高产起来,下面就会有人评论“xx高产了,爷的青春结束了”、或者“xx不空技能了,爷的青春结束了”等等。这类人也被称为“青结工”。
(10)、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11)、有人将死亡分为“肌体死亡”“代谢死亡”和“社会性死亡”三种;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会性死亡”。网络上被用来借指一个人名誉遭到严重损失的社交隔断。2020年11月,“清华学姐”误斥学弟“性骚扰”,将其“社会性死亡”的风波,让这一名词火了起来,被用来描述个体遭遇网络暴力后陷入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倾轧的困境。揭发对方的疑似不道德或违法行为,将其公之于众,摧毁这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交圈子,让其“社死”——这种戾气浓重的“社会性死亡”打击,侵害了个人隐私,不合法律精神。
(12)、你在叫我做事 出自香港电影里软饭硬吃的重案组之虎曹达华之口,这是一种对别人给自己指手画脚表达不满。
(13)、郭敬明曾于 2006 年被判定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于正于 2014 年被判定侵犯琼瑶的《梅花烙》版权。
(14)、“真不错”的谐音,错是平舌,而戳是翘舌 。
(15)、网抑云,指某音乐APP评论区中存在的抑郁情绪发言过多,使看到评论的人深有同感而与其一起陷入忧郁。或是可能有人无病呻吟,故意卖惨来装文艺。
(16)、后浪,本意指晚辈。当前流行的“后浪”,大致指的是我们的90后、00后。
(17)、奥利给:其实就是给力的意思,奥利给出自快手上的主播在直播或者录视频时的说的话术,作为感叹词,可能包含了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
(18)、“干饭人”也很好理解,就是指奋力吃饭的人。
(19)、“内卷”(Involution),或作“内卷化”,最开始是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用来解释为什么农耕社会长期没有大的突破的一个术语。后来,语义泛化,被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流行语“内卷”,描述的是各行各业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有限资源的存量厮杀。博士毕业去社区医院;英语专业八级、硕士,在教幼儿英语;普通班高分化,高分班火箭化,火箭班清北常态化……都是典型的内卷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能拼尽全力,以使自己获取少量的竞争优势。在内卷文化的裹挟下,大家活得都很累。“内卷”还可缩略为一个字“卷”。你看,“让你孩子上早教班的,不是早教机构,而是其他抢着把孩子塞进早教班的家长,太卷了!”
(20)、“凡尔赛”一词实际上也用于调侃。比如撒贝宁说自己不想保研北大,网友就会调侃他在“凡尔赛”。这么说并没有恶意。精通“凡尔赛/凡尔赛文学”的人,被戏称为“凡人”或“凡学大师”。随着“凡尔赛”“凡尔赛文学”爆火,还衍生出了“入门凡”“低级凡”“高级凡”等不同级别的装腔作势。
3、2020年十大网络流行梗
(1)、即“爷的青春又回来了”的缩略语。2020年,B站用户一共发送了22亿条弹幕,其中“爷青回”被发送了超540万次,稳居第一。网民们用“爷青回”来表达再次见到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物时的一种喜悦之情。那些年的人物、影视剧、游戏、动画,旋律,一旦出现,不少网友往往会发出一句慨叹:“爷青回!”
(2)、生活就像超级女声,能走到最后的都是纯爷们。
(3)、解释:2020年度弹幕“爷青回”,为“爷的青春又回来了”的缩写,用来表达人在变化后的环境中,面对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物时,油然而生的一种喜悦之情。在“爷青回”的感叹中,既有年轻人对于被迫成长的时代情绪的回应,也包含着大众对于重获幸福的渴望。
(4)、就准备了数万条金项链、全年免单、现金红包等豪礼
(5)、“爷青回”是“爷的青春又回来了”的缩写,代表着各位“爷”与青春久别重逢的喜悦。
(6)、“逆行”即反向行走,是危险的,在道路交通上是被禁止的违法行为。“逆行者”是指反向行走的人,本来是一个贬义词;而今年的流行语“逆行者”则是一个褒义词,用于指代那些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不顾个人安危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等为代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量挺身而出的集体和个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击新冠病毒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的勇气与无私的担当,让他们获得最美“逆行者”的称号。
(7)、围绕新冠疫情,产生了一大批热词和流行语。比如“战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火神山”“雷神山”“云监工”“云课堂”“停课不停学”“熔断机制”“健康码”“核酸检测”“密接者”“不约而同”等。“逆行者”位居2020年“头条搜索”第一名。
(8)、逆行,指反着众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寻常路;逆行者,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人。
(9)、在百度百科中,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发展演变使其变得更复杂的现象。现在多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10)、你连作弊都不会,为师怎么放心让你步入社会。
(11)、但为避免摸鱼凑字数的嫌疑,这里就举这么多好了。
(12)、gkd:“搞快点”的缩写,表达一种急切需要的心情。
(13)、在抖音中搜索话题#文艺复兴#,可以看到该话题已经累积达到2亿次播放,话题下的视频形式也以社会摇和喊麦居多。
(14)、解释:2020年12月4日,集美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意思是“姐妹”,出自网络主播“迷人的郭老师”。进一步的引申,集美的意思是集中美丽,集中美好,集中向上,是集中发财,集中暴富、暴瘦。
(15)、最早是相声中常见的语气词,表示感叹之意。后来网友在吐槽某事或对某事感到惊讶时,通常会加上“好家伙”加强语气。
(16)、抗旗:多用于在师傅的账号被封以后,由徒弟代其直播的含义。抗旗的人选通常是团队核心的徒弟、家人或伴侣。
(17)、快手社交关系老铁:类似淘宝的“亲”,对任何快手用户都可以使用。
(18)、 后来网友也开始疯狂模仿,全网掀起了一波“找塞班”的热潮,甚至于沈腾也在综艺节目中玩起了这个梗。
(19)、在b站站娘投票中,22号和33号投票数最高,直到现在b站的开屏界面也是22
(20)、今年,无数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抗击新冠肺炎,用生命守护生命,
4、2020年的网络梗
(1)、精神小伙,原指收拾得十分利落,看起来充满活力、很有精神的小伙子。现在几乎特指看起来很社会的土味小伙子,具体表现有:整条胳膊的纹身、颜色不限的锅盖头、紧身的裤子、锃光瓦亮的豆豆鞋、动感十足的社会摇、霸气无比的社会语录等。
(2)、指某人对他人任劳任怨,随叫随到付出,在情感或经济上却始终不能得到平等对待,一直被对方当工具使唤。
(3)、全票/满票:因每个账号每天点关注的名额有上限,所以“票”指的就是账号每天剩余的点关注名额,“全票/满票”即为当天还没有点关注。
(4)、做人不要太冰清玉洁说话不要太秦牛正威做事不要太申公抱交友就要大虞海棠礼貌就要王承渲最重要的是不要穿淡黄的长裙不要弄蓬松的头发
(5)、女追男隔层纱是什么鬼道理,明明是隔了片撒哈拉。
(6)、该词因同名电影《夺冠》而流行,电影展示了中国女排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也成为“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
(7)、还不回家保护你这几天的生命,看猪圈里的这不是你大爷吗?
(8)、指反向行走的人,常用于称呼面对危难挺身而出的强者,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平凡人中涌现的无数“逆行者”,用生命守护生命,深刻诠释着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内涵。
(9)、00后的网络暗语,U1S是“有一说一”的缩写。
(10)、 “找塞班”的梗源于一位泰国女子在非常焦急的找塞班,然而当这位泰国女子喊出“塞班”的那一刻,让众网友大开眼界。本来娇滴滴的声音,一下变成了粗犷大汉的声音,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11)、12 月 31 号 10 :44 ,于正突然发文向琼瑶道歉。
(12)、mark:或者“马克”、“mark一下”,就是英文的标记一下的意思。
(13)、“干啥啥不行,阴阳怪气第一名。”2020年,网络上流行着一种阴阳怪气的腔调。“你品,你细品”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潜台词是:此处有猫腻,此事不简单!你需要时间思考才能弄明白的。仿佛说话人自己对背后的真相已了如指掌,其实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故弄玄虚。
(14)、“爷青回!‘川仔’跟‘耀耀’终于同框了!”
(15)、“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打工人”一夜爆火。其实这个词是旧瓶装新酒。据说,“打工人”被当成梗,与一名网红的视频有关。他曾发布了几条短视频。在其中一条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对着镜头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这种自我调侃的句子,很快引起网友的转发和戏仿。
(16)、因此,“网抑云”这一带有贬义意味的网络用语应运而生,专门用于嘲讽那些装作悲剧主人公,以无病呻吟的丧系评论博取他人关注与同情的抑郁症“患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