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的作者是(文案精选136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09-26 11:37:27 浏览59

小窗幽记

1、小窗幽记吾斋之中到如斯而已翻译

(1)、“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2)、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

(3)、一无端饮却相思水无端饮却相思水,不信相思想杀人。

(4)、(译文)好到处传话的人,一定不要告诉他重要的事情;爱议论事情的人,一定不可与之策划大事。

(5)、以理智来判断所听到的言语,则心中自有主张。以品德修养来摒绝私欲,则心境自然清明。

(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小窗幽记·集景篇》

(7)、(译文)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8)、伏藏甚久的事物,一旦显露出来,必定飞黄腾达;太早开发的事物,往往也会很快的结束。

(9)、(译文)孩童的智识并不多,但是其知识愈少,智慧却愈完整;成人的智识多,但智慧却分散而不完整。

(10)、三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11)、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12)、书屋前,列曲槛栽花,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小窗下,焚清香读书,设净几鼓琴,卷疏帘看鹤,登高楼饮酒.小窗幽记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去;洞庭月,潇湘雨;彭蠡烟,广陵涛;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齐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薜涛筏,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流年不复记,但见花开为春,花落为秋;终岁无所管,唯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俭胜贫,贫忘;以施带侈,侈化;以省去累,累消;以逆炼心,心定.鄙吝一销,白云亦可赠客;渣滓尽化,明月自来照人.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食,自有一段真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绵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茅屋三间,木榻一枕,烧高香,啜苦茗,读数行书,懒倦便高卧松梧之下,或科头行吟.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伴侣,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少学琴书,偶爱清净,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映,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卧北窗下,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13)、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14)、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15)、将心中自伤伤人的棘刺去除,开放平易的心胸和人交往,是天下最令人舒畅欢喜的事了。

(16)、(注释)①宜:应该。(译文)我原本就是福气淡薄之人,应该做珍惜福分的事;我原本就是德行浅薄的人,应该多做积善厚德的事。

(17)、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来得真实。

(18)、(译文)真正的廉洁是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一个“贪”字。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运用种种技术的人不免是笨拙的。

(19)、(译文)费长房的缩地术,无法将相思的距离缩尽;女娲的五色石,也无法将离人破碎的情天补全。

(20)、《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是明时江南才子陆绍珩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撷取精妙辞句,集结而成。作为一摘抄本,全书按照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这人生几味分类码放,意蕴隽永,管窥天下秘书灵笈。

2、小窗幽记的作者是

(1)、二○、初弹如珠后如缕初弹如珠后如缕,一声两声落花雨;诉尽平生云水心,尽是春花秋月语。

(2)、“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大巧无术,用术者,所以为拙。”

(3)、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4)、恬静寡欲的人,必定为豪华奢侈的人所怀疑。谨慎而检点的人,必定被行为放肆的人所嫉恨。一个人到了穷途末路,我们应看他当初的本心如何。一切功成行就的人,我们要看他以后要怎么继续下去。

(5)、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6)、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7)、作此中主人。坐沉红烛,看遍青山,消我情肠,任他冷眼。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伴侣,引青松为心知,或稚

(8)、目标可以远大,基础却要牢固,能不能牢固、有没有效果,则完全取决于是否有扎实务实的作风。如果整天幻想着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到头来就会成为墙上芦苇、空中楼阁,头重脚轻根底浅,风雨飘摇塌下来。那种只为了博取名声的虚功虚作,绝不可能修成正果,而只能是一颗华而不实的伪果。其最后导致的恶果,必然是大政方针落空、政策措施变味。这与我们共产d人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也是我们要彻底加以纠正和解决的!

(9)、《小窗幽记》是陈继儒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世的格言小品集。书中文字多出于古代的经史杂著,以及民间俗谚,可谓是中国人上下数千年与人与世相处的点滴箴言,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提炼。该书笔法清淡,善于剖析事理,与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和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10)、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11)、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

(12)、“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

(13)、这片未通晓的领域如同平实生活中生动的细节,反映出生活的常态,是生活底部不变的部分。我一直走在生活的现象里,却溺陷其间,浑然不知。犹如尘世间芸芸众生相,远远望去,他们构成了光怪陆离的浮世表像。但有谁会走近前去,留意其中的底蕴,近而得出了然的通透?或许,这片领域也如人生一样,需要被生活历炼厚淀的心灵去感知。

(14)、(译文)应将湘水的两岸填平,种满了斑竹,更应把巫山的云截下,永远都不放走。

(15)、苦恼世上,意气须温;嗜欲场中,肝肠欲冷。《小窗幽记》

(16)、看得透名利这一关,才是小休息;看得透生死的界限,才是大休息。

(17)、四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18)、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19)、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20)、一多情成恋,薄命何嗟陌上繁华,两岸春风轻柳絮;闺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芳草归迟,青驹别易;多情成恋,薄命何嗟。要亦人各有心,非关女德善怨。

3、小窗幽记全文原文

(1)、(译文)人若对生命不能大彻大悟,生、老、病、死这四个生命的关卡,又有谁能看得破?尤其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和叱咤一时的名将,他们的老病情状,更使人感到生命的无奈和可怜。

(2)、好辩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

(3)、一个语句集锦的出版,必然隐藏了选者内心的精神状态和情趣,向读者传达他对人生诸事的理解,借前人之笔抒己之意。虽然这本书很贴合我对古时生活的一些想像:闲适淡然,煮酒烹茶,月下酌酒,踏雪寻诗。我惊讶于《小窗》字里行间传递出的安静、虔诚与专注于自在之物的极简气质,经过作者深邃之思的锤炼、甄别与提取,显现出卓雅的东方含蓄内敛的美学价值取向。但觉得一大缺憾是缺少对底层人民的关注,缺乏对一些苦、穷、忍、难的描述,更多透露出的是一种小资情趣。只能说这是选者眼中的漂亮画卷,但不是社会众生相。

(4)、要知道自己是有道德的君子,还是没有品德的小人,只要在天将明时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所思所想到底是什么,就十分明白了。-

(5)、——三十二个字,充分体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精神内涵。

(6)、一个看庭前三字,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7)、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8)、“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9)、一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10)、天若有情天亦老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11)、(译文)哪忍在镜前反复地赏玩这青春的美貌和乌黑光亮的秀发,只希望能像小玉一般遇到黄衫的毫士,将那负情的人带回。

(12)、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

(13)、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陈继儒《小窗幽记》

(14)、枕边梦去心亦去,醒来梦还心不还。——陈继儒《小窗幽记》

(15)、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16)、明白怎样做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待人接物才能通达合理。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值得我们终身学习。而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归纳出的“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四法,建议人们保持达观的心境,平和地为人处世,对后人影响至深。

(17)、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18)、(译文)寒山子的诗说:“有人跑来辱骂我,我虽然听得十分清楚,却没有任何反应,因为我了解自己已经得了很大的好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深地品味。

(19)、“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20)、(译文)心地浮躁的人,对事情一定无法有深刻的见地。胆怯的人,一定无法有超越一般的见解。嗜欲太重的人,必然不能有意气激昂的志节。多话的人,必定没有切实去做的心。勇力过盛的人,往往无法兼有文学的风雅。

4、小窗幽记经典语录

(1)、(译文)少女心中的幽恨难解,为的是那丁香花在雨中徒然愁怨地开着。

(2)、这一句表达的是一种境界,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

(3)、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

(4)、一虚窗夜朗,明月不减故人幽堂昼深,清风忽来好伴;虚窗夜朗,明月不减故人。

(5)、这一句曾经令无数人向往的句子,来源于《小窗幽记》。

(6)、二以道窒欲,则心自清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7)、(译文)贫穷低贱的人,什么都没有,到将要死去时,因为对贫贱的厌倦而得到一种解脱感;富有高贵的人,什么都不缺少,到将要死去时,却因对名利的迷惑而牵连不舍。因厌倦而解脱的人,死亡对他们而言好象放下重担般的轻松;因眷恋而不舍的人,死亡对他们而言就如同戴上了刑具般沉重。

(8)、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一如清雅的书籍。但愿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9)、真廉无名,大巧无术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大巧无术,用术者,所以为拙。

(10)、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来面对它。命运使我的形体劳苦,我便安乐我的心来弥补它。命运使我的际遇困窘,我便扩充我的道德使它通达。

(11)、(译文)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

(12)、最风流艳事,莫过于名妓翻经,老僧酿酒,将军翔文章之府,书主践戎马之场。——陈继儒《岩幽栖事》

(13)、吴妖小玉飞作烟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14)、(译文)黄叶会在无风时独自飘零,秋日虽不下雨,却总为云所覆盖而显得阴沉。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情愁而日渐衰老,这种在心中无所附着的幽怨真是难以承受啊!回想旧日的欢乐,仿佛在梦中一般,更添人无限的愁绪,梦醒来后又要到何处找回往日的欢乐呢?

(15)、全文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爱与屈辱,如花开花落一样平常,才能淡定自若;视官位与爵位如云卷云舒一般,变幻无常,才能够做到潇洒自若、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16)、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原野中得到乐趣。好在口头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完全忘却。

(17)、一轻财聚人,律已服人轻财足以聚人,律已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8)、一蝶憩香风,尚多芳梦蝶憩香风,尚多芳梦;鸟沾红雨,不任娇啼。

(19)、“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20)、三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5、小窗幽记集情篇原文及译文

(1)、费长房缩不尽的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的离恨天。——陈继儒《小窗幽记》

(2)、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3)、(译文)山居本是愉快的事,如果起了贪恋,又与俗世有何不同?爱好书画是高雅的行为,但过于无厌,跟商人并无二致。作诗饮酒原是乐事,若是屈从他人,敷衍应付,则如同地狱。好客交友是令心胸舒畅之事,一旦成了俗人喧闹的场所,亦成了苦海。

(4)、对许多人来说,最放不下的就是名利。《小窗幽记》是这样剖析的:“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迷者,失去方向也。故,迷惑之中应破迷,应当自觉地去寻找走出迷宫的路。如果能在最迷惑的时候豁然开朗,必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感,那么其他难解之迷也会迎刃而解。即使是将来遇到了迷题,因为有了解题的经验,也会保持清醒的头脑,静心破题而不自乱。

(5)、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6)、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7)、宁可做一个顺应世人、平庸愚笨的人,也不要做一个欺骗世人、才智高超的人。

(8)、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

(9)、伏藏甚久的事物,一旦显露出来,必定飞黄腾达;太早开发的事物,往往也会很快的结束。

(10)、春来新笋,细可供茶;雨后奇花,肥堪待客。——《小窗幽记·集倩篇》

(11)、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12)、(译文)只担心自己的名字有人知道,其实只有涧边的小草知道;倘若问清雅之盟可以托付给谁,那就是沙滩上的闲鸥。

(13)、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

(14)、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15)、“人之嗜节,嗜文章,嗜游侠,如好酒然,易动客气,当以德消之。”

(16)、枕边梦去心亦去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17)、《小窗幽记》中所选的人生格言,妙语连珠,或含蓄深远,令人回味悠长;或情趣盎然,读来津津有味。下面就选取其中的几句格言,与大家共享。

(18)、感悟:一个人有没有责任担当,在处理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就看出来了。一个人有没有胸襟气度,看看他在逆境或者顺境中的表现,就知道了。一个人有没有涵养,看他在高兴和愤怒时的表现,就清楚了。一个人有没有识见,在与别人一起行动的时候,就能显露出来了。

(19)、(译文)议论事情的人并不直接参与其事,所以要能掌握事情的利害得失,以免无法实行。办理事情的人本身就在负责此事,应当忘去利害的顾虑,否则就无法将事情办好。

(20)、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

(1)、共产d人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责任,没有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情怀,是决然做不到的!《小窗幽记》的一段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就是说,我们处事做事,既要勇于承担责任,又要善于摆脱羁绊。不能承担重任,就不能从事改造世界的事业;不善于摆脱羁绊,就没有超脱出世的襟怀。共产d人是干什么的?共产d人的使命,必须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因为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人类不断地创造;就是我们每一个d组织里的个体,也必须在为d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建功立业。共产d人如果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作贡献,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2)、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觉万虑都忘,妄想尽绝。——《小窗幽记·集景篇》

(3)、五○、彼无望德,此无示恩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胜魇,利交所以必伤。

(4)、一副对联,短短二十四个字,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此,才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方能达观取舍,笑看人生。

(5)、(译文)只要有技艺就能名扬天下,只有无技艺的人最为痛苦;只要有一技之长便能够自立,如果会的事情太多反而活得辛苦。

(6)、(译文)世人多在与人交际应酬时,在行为上有了过失。指责对方,是出于爱护的缘故。而会觉得放不下,则是贪爱留恋所造成。

(7)、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陈继儒《小窗幽记》

(8)、《小窗幽记》说:“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珍惜时光善于学习,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能够吸收义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蛰伏日久历炼日深,所以会飞得更高;绽放得早也必凋谢的快,所以一片坦途未必是好事,《小窗幽记》强调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强调后天的努力超过先天的聪颖,困境的磨砺会促进成长;激励后人不要被资性、境遇所限制,告诉我们树立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积极态度,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古往今来,通过读书学习改变命运、提升自己的事例比比皆是。国学经典《大学》是儒家思想的精辟概述,被列为四书五经之首,其作者曾子被称为孔子最愚笨的弟子,可是像曾子这样愚笨的人却能够理解孔子并将孔子的学说阐扬于后世,并因著述《大学》而名垂千古,最终成为孔子最成功的弟子之一。可见限制人成长的不是资质、天性,而是固步自封的心态。心态、心境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而且决定一个人是否快乐,像孔子的另一位弟子颜渊那样,以一箪食、一瓢饮为乐,就是因为他的快乐没有依附于外界的环境上,而是由内心滋生的知命而乐天。如果每个人不缘外境,放下万虑,便可感觉到这种快乐,并且因为这种快乐发自于内心,而不是得之于外,所以也不容易改变或者失去。

(9)、一个看庭前三字,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10)、书中也有作者对于读书的见解——“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青衫淡茶,几卷在手,书中的芳草们,漫步湖岸,如同佳人拖曳长裙,步步生莲,纸页里含着水滴,光透过,辽阔的海会更加辽阔……眉公却要我们永葆那一厢单纯,一如未曾读过书一般便好。我无法理解其中的真意,但细细想来,这是一种读书的境界啊!

(11)、幽远集-十七令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仗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鼎彝令人古。——陈继儒《幽远集》

(12)、《小窗幽记》以观世间荣辱、品人生苦乐为主线,以文辞优美、意蕴高雅为特点,是一本修身处世的格言书。书中的格言有的立言精深,使人百思方悟;有的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读来有神思优游,流连忘返之感,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自我提升的佳作。

(13)、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小窗幽记·集倩篇》

(14)、感悟:富贵的人家,往往都愿意和身份地位对等的人交往,可以互相照应,互相帮忙,也是一种等价的利益交换。但富人和穷人之间,就很难等价交换了,如果一个富贵的人家,还能常常与贫穷的亲戚来往,只能说明这是一户忠厚的人家了。

(15)、感悟:如果把东西轻易地给予别人,别人就会不当回事,觉得东西不值钱,从而导致滥取;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独立思考,总是轻易相信别人,那他也一定会轻易地去怀疑别人。

(16)、人结交朋友,不外乎“趣”、“味”这两个字,有的人以“趣”为重,有的人以“味”为重。但是宁可“味”丰饶一些,不可“趣”丰饶一些。

(17)、一○、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弄绿绮之琴,焉得文君之听;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瞻云望月,无非凄怆之声;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

(18)、大意:高兴时说的话多半没信用,发怒时说的话多半失体面。

(19)、(译文)逢到大事和困难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担负责任的勇气。遇到逆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而逢到喜怒的事时,则可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群众同行同止时,也可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和认识。

(20)、(译文)在繁花似锦,柳密如织的美好境遇中,若能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办法的人。在狂风急雨,挫折潦倒的时候站稳脚根,而不被吹倒,才是真正有原则的人。

(1)、感悟:侠气和素心,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稀缺。警,醒。

(2)、原文: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译文)佛只是个善于了却执情的神仙,也是个善于了却烦恼的`圣人。人们虽然耳聪目明,却不知该了却一切烦恼,不知凡事放下便已无事,若心中还有放下的念头,便是还未完全放下。——陈继儒《小窗幽记》

(3)、(译文)以理智来判断所听到的言语,则心中自有主张。以品德修养来摒绝私欲,则心境自然清明。

(4)、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5)、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6)、小窗幽记卷五素(原文)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①于味,而无饶于趣。

(7)、(译文)在寂静的状态当中,要常保持醒觉,但以不扰乱寂静的心境为优先。在觉醒的状态当中,也要常保持寂静,使得心念不致于奔驰而收束不住。

(8)、(译文)对方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利益,我也不会故示恩惠,这是穷朋友能长久交往的原因。老是想有所获得,欲望又永远无法满足,这是以利益来结交朋友必然会反目的理由。

(9)、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10)、初读《小窗幽记》确实为之惊叹。尤其读到“遇嘿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结璎整冠之态,勿以失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救死扶危之日”。

(11)、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陈继儒《小窗幽记》

(12)、盏诗筒;何以谢人间之覆雨翻云,闭门高卧。陈眉公《小窗幽记》摘录 启成

(13)、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14)、我们共产d人最讲“修炼”,提倡修心、修德、修为。《小窗幽记》说道:“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就是说啊,一个人修炼自己的心性品德,每一念都要在立命之处打好根基,如果有了一点计较功利得失的想法,便落入俗套了。有鉴于此,每一个共产d人包括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而做到这样,就必须依靠严格、自觉的修炼。

(15)、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鵄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馀生

(16)、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小窗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