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咏史名句默写
1、左思咏史表现手法
(1)、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浩、嫉、蛾、固、作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2)、(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3)、(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在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4)、(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傺”“謇”“璧”“扪”“膺”“凝”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6)、(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琵琶女在演奏正式开始之前调弦试音的准备过程。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天街小雨润如酥
(8)、(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与枕藉乎州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9)、(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0)、(2)________,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11)、(3)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险峻而瑰丽的山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漩涡飞转,瀑布飞泻的气势。
(12)、答案及解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沧海月明珠有泪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丝、蜡炬、舫、唯、号。
(14)、(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梦啼妆泪红阑干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2)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御”“辩”。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18)、(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池潭上的树木和藤蔓,将宛如图画般的景致展现在读者面前。
(1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0)、(1)《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不能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2、咏史左思重点句子
(1)、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2)、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蓬”“雁”“峥嵘”“崔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3)、(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诗人因国愁家忧而衰老,使其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形象更为真切感人。
(4)、(1)庄子《逍遥游》中。在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之后,提出总结性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卑”“谀”“阴翳”“鸣”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6)、(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8)、(1)刘禹锡《陋室铭》中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对“莲”高洁自守,不同流俗赞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在自省之后指出夫妻关系破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1)、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12)、(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春夏之景。
(13)、(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对未来充满自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15)、(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6)、(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宫廷里的侍从护卫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奋不顾身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月亮的变化喻人生不能长相厮守的无奈之情。
(18)、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李白以飘零之意、离别之恨抒写贬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19)、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0)、(2)《离骚》中写自己早晨进谏晚上就被免职的一句是:_________。
3、咏史左思用了哪些典故
(1)、(7)《泊秦淮》作者即景感怀,目睹唐朝国势日衰,无限感伤。借夜泊金陵写景入题,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的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拂晓行船所见,生动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3)、(2)《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拂”“舫”的写法。
(5)、(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6)、(3)《蜀道难》一诗中突出蜀道艰难,强调飞禽走兽都难以越过和攀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7)、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江州司马青衫湿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8)、(2)《出师表》中,请葛亮认为官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咨询后再施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9)、(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四根弦一起发出声响,好像猛力撕开丝帛一般的一句是_______”,紧接着,“______,_______”两句,以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的效果。
(1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句子中的“田间小路纵横、鸡鸣狗叫之声到处可以听到”“反面论证学习应当专一”的提示,同时注意“蟹”“螯”“鳝”“躁”的写法。
(12)、(2)《锦瑟》中用比兴手法,引出对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4)“取法于上,仅得为中;______的领悟。
(15)、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卑”“谀”“阴翳”“鸣”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6)、(3)《蜀道难》中,诗人极言西游道路艰险难攀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17)、(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
(18)、(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从环境,情态两方面描写了“游人去而禽鸟乐”的场景。
(19)、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李白以飘零之意、离别之恨抒写贬谪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20)、(7)《泊秦淮》作者即景感怀,目睹唐朝国势日衰,无限感伤。借夜泊金陵写景入题,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的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左思咏史八首的名句
(1)、(1)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的美丽的景象。
(2)、(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并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杜牧《阿房官斌》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4)、(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________,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6)、⑴《劝学》一文中,荀子强调,君子想要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就要___________。
(7)、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凌”“藉”“既”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8)、(3)杜鹃和猿猴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凄凉之情。例如《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了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凄苦之境。
(9)、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所以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袍”“慕”“栈”“钩”“冥”“涨”“近”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0)、(2)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11)、(1)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的美丽的景象。
(12)、(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先汉(西汉)兴盛的原因。
(1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天街小雨润如酥
(14)、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澈”“影”“翔集”“锦鳞”等,理解字义去记忆。现在课标卷已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15)、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江州司马青衫湿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16)、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寐”“靡”“初”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7)、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班固的《咏史》诗,直书史实,钟嵘评为“质木无文”。此后文人也都有咏史之作,曹魏时王粲、阮璃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与左思同时的张协也有《咏史》诗。
(18)、(1)《师说》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观点:“_____,______”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相似之处。
(19)、(2)在《师说》中,韩愈提出自己的“师道”思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老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
(20)、(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在自省之后指出夫妻关系破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左思的咏史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1)、(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
(2)、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3)、⑴《劝学》一文中,荀子强调,君子想要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就要___________。
(4)、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形象的语言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否则北伐就会遭到失败的一句是“__________”。
(7)、(2)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而其中“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则用凶猛的鸟和凡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的绝不同流合污。
(8)、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合”“青”“郭”“蜀”“凋”“朱颜”等字,要理解字意去记忆字形。情景默写要注意审题。
(9)、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0)、(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汀天际流”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11)、(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交代自己处于锦绣华服的同舍生之间,却从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李白《蜀道难》中,“____”一句从听觉上营造了蜀道悲凉阴森的环境。
(13)、(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5)、(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____,___。
(16)、(2)《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西汉时的冯唐出仕时已年过古稀,后世遂常用冯唐来形容“有志难伸”,如: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8)、(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国君荒唐、不体察民心的两句是:____,_____。
(19)、(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謇朝谇而夕替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0)、②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即景设喻表达自己内心惆怅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士不可以不弘毅
(2)、(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一句引用鲛人的民间传说,描绘出一种奇妙的情景,同时也营造出阔大而寂寥的意境。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4)、(1)《陋室铭》一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2)荀子在《劝学》中以车马为例,论证“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获得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句子中的“慨叹”“对天上明月的祭奠”“无论大小都必须咨询后再施行的好处”“西游道路艰险难攀”的提示,同时注意“尊”“酹”“裨”“巉”的写法。
(7)、(4)“取法于上,仅得为中;______的领悟。
(8)、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葛”“蜀”。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啼
(10)、(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村风光,勾勒出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1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12)、(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13)、(2)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14)、(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15)、(2)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16)、(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池潭上的树木和藤蔓,将宛如图画般的景致展现在读者面前。
(17)、(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含新旧交替的哲理、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罔极”“德”“莺”“燕”“啄”等字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的景象。
(2)、(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3)、(1)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絮、萍、幽、繁阴、莺。
(5)、庄子在《逍遥游》中三次对鲲鹏进行描写,开篇第一次描述鹏的脊背时,是“ ”,而引用商汤与棘的对话描述鹏的脊背时,则是“ ”,这些在细节上相互补充,使鲲鹏形象更为充盈、饱满、神妙。庄子在《逍遥游》中,借汤与棘的对话,连用两个比喻句来描述大鹏鸟形体庞大,这两个比喻句是“ , ”。在《逍遥游》开篇,庄子写出了鹏不知有几千里长的背之后,又用形象生动的笔法写出了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观气势。《庄子·逍遥游》中引用《齐谐》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但如此气势恢宏,还是依托六月的大风。在《逍遥游》中,庄子用水、风作类比后推出大鹏要展翅高飞也须要有力依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变化神奇莫测,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体现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庄子将它们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举例何谓“有所待”之后,指出了“无所待”的状态,能够表明这种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面对赞誉、责难,宋荣子所采取的人生态度。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类似庄子在《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中写到,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________________”飞得不高时便落在地上,所以他们不解地诘问大鹏“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③凌空百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④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7)、(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