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名言书法
1、警句名言书法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4)、楷书从汉朝就已有雏形,魏、晋大为盛行,至隋、唐乃集其大成。初学者从唐楷入手学习书法最合适,有法可依,能把笔画写得方中矩,圆中规,直中绳,长短合度,轻重合宜,结构稳健,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唐楷法度森严,学习时容易被那严格的规矩所束缚。
(5)、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7)、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8)、话说有一个叫仝(tong)卓的年轻人,好像还是一个明星,在一次直播当中,他炫耀自己高考改学籍的事情。
(9)、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0)、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12)、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3)、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别林斯基
(14)、顿笔:把笔往下按叫顿笔。顿笔不可过重,过重了点画就会太肥。
(15)、1) 事故警钟时时敲,安全之弦紧紧绷。
(16)、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1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18)、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19)、横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右先左,到左端时折笔下顿,再轻提笔用中锋向右行,至长短合度时先轻提笔用侧锋写出右上端的棱角,然后顿笔,至右下端时转笔左收。 露锋法是笔往右下方一落在纸上,立即用中锋往右行,其余提笔、顿笔、收笔都与藏锋法同。用露锋法写横时,特别要注意落笔不可过于往右下方切锋,否则横的左端会菲薄虚浮。
(20)、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2、警示教育书法
(1)、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2)、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学习既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又要有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读书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气,又要有乐于思考的精神。
(4)、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拉法特
(5)、落笔:笔最初接触纸面叫落笔,也叫起笔。落笔一般较轻,像鸟儿由空中落在枝头上。落笔是运笔的开始。
(6)、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7)、择师也好,用功临帖也好,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现在会说话的老师,一个是古代不会说话的老师。作为学习的主体,有了老师之后,重点就是用功,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得法并下得深功,终将习得一手好字。
(8)、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格言书法名句有关书籍名人名言学习方法名言警句
(9)、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0)、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11)、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1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13)、以上所谈,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欢迎留言交流、敬请赐评!
(14)、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麽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 别林斯基
(15)、学习不能好高骛远,须一步一个脚印;进步不能一步登天,须一步一级台阶。
(16)、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7)、纵观田蕴章先生《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中的八大类话题,垂钓客认为:田蕴章先生与北方网合作打造精心制作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书法讲座,内容极其丰富实用,涉及到书法学习与欣赏的方方面面,涉猎面广丶包罗万象,堪称经典,其价值不可估量!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田蕴章先生对于书法的学识与修养深厚,书法造诣深丶书法水平高,堪称当代欧楷名家与大家!
(1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19)、藏书再多,倘不阅读,就是一堆废纸;读书再多,倘不应用,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蕾。
(20)、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警言警句书法作品
(1)、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读书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酿蜜,只有既采又酿,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识蜂蜜。
(3)、学习中要荡起乐学和巧思的双桨,倡导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这样才能学得生动活泼、融会贯通。
(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5)、倘不学习,再美好的理想也会化成泡影;倘不勤奋,再美妙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倘不实践,再广博的知识也会束之高阁。
(6)、学会了左钩、右钩之后,可进一步学习狮口、凤翅、宝盖、龙尾、直戈、横戈等。狮口的写法是:用笔如写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调整笔锋成中锋向左下行笔,至长短合度时衄笔向上,顺势提笔挑出。狮口法用于句、匀、蜀、南、马、为等字。凤翅的写法是: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调整笔锋成中锋,然后中锋行笔如循规作圆,至长短合度时,衄笔顺势挑出。写凤翅时要求转折处和将出钩处要粗些,中间部分要细些。凤翅法用于风、凤等字。宝盖的写法分为方笔式和圆笔式:方笔式: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回锋至转折处再铺毫用中锋或侧锋出钩。圆笔式: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用中锋回旋至转折处出钩。此法多见于柳体。无论方笔式、圆笔式,所出之钩宜平不宜垂,以便与宝盖下的部分相呼应。宝盖法用于空、宝、予、冠等字。龙尾的写法是:用笔如同竖画,转折时如循规作圆,边行边转动笔锋,行过弯转处后用笔如同横画,至长短合度时觑笔上挑出钩。龙尾的弯转处除欧体外都应作弧线,而不应作方角,此处运笔应稍快,以表现铁画银钩的力感。过了弯转处如作横画的部分宜微上翘不可下垂,下垂则有懈怠之感。龙尾用于也、元、见、笔等字。直戈的写法是:起笔如竖,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至长短合度时衄锋向右上方挑出钩。写直戈上段与下段宜稍直、稍粗,而中段宜稍曲、稍细。辟如人的身体,肩宽臀丰腰细则健美,腰粗肩臀窄则显得笨拙。直戈不宜过直或过曲,过直显得生硬,过曲显得柔弱,贵在刚柔相济。直戈用于戈、武、成、盛等字。横戈的写法是:顺锋直落笔,以求尖锐,如循规作圆随行随转,行笔至如新月形时即驻笔,然后衄笔向左上方出钩。横戈宜曲不宜直,宜短不宜长,所出之钩较龙尾之尾略长横戈用于心、必等字。
(7)、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8)、1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9)、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中国魂,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一家人。——申宝峰
(10)、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12)、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13)、1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1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15)、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17)、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18)、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9)、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20)、选一个好老师对刚刚起步的学习阶段尤为重要。古之学者必有师,只是许多后人只记住了成名的学生而忘了老师,就象知道王羲之,而不了解卫夫人一样,这从中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青出于蓝可胜于蓝;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有了老师,可以告诉你什么样是正确的写字方法,包括坐姿、执笔、临帖;除此之外之,老师还能告诉学生如何结体,如何用笔,如何体会古人的笔法等等,如果没有老师,单靠自己闭门造车,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体会到繁多的笔法技巧。学习别人的经验就是缩短到达成功的道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有了老师,通过教学互动,不断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尽快的提高。
4、警句书法
(1)、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诸如:永字八法、书法的定义、偏锋与中锋、方笔与圆笔、藏锋与露锋、楷行草之间的联系、行草字形大小、字外功、异体字、书法的变化、读书与书法关系、书法有益于健康吗、雅俗共赏、力透纸背、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书法天赋问题、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书法可以速成吗、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酒与书法的关系、书法是艺术吗、什么是艺术书法、什么是书法语言、书法家的诗词功力、诗对书法的影响、词对书法的影响、书法水平与学历的关系、书画与国剧的关系、书法与美术有本质区别、学习古典书论、关于书法术语的探讨、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再谈国学与书法的关系、书法与西方美学的冲突、当代国画家缺少什么、墨法质疑、谈书论法、楷书的地位和意义、民主与权威、书法作品为何不用标点符号、且把金针度与人:掘墓、疑点、笔论、九势;书体 风格 水平、书丹与刻石的关系、碑帖结合论、手札在书法史的重要地位、书法与简化字的关系 、集字联与嵌名联 、气韵与技法的统一性
(3)、学会了执笔,就可以进一步学习运笔。学习写字,首先要学习点画,点画犹如字的建筑材料。建造搂阁亭台,不准备好材料,或是准备的材料不合乎质量要求,那搂阁亭台就不会美观坚固。学书亦然,点画写不好,字也肯定不会美观。学习运笔,就是学习如何通过笔把墨落在纸上,形成合乎要求的点画。
(4)、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5)、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6)、9) 措施——保障校园安全,责任——保障学生平安。
(7)、已婚画牛,画牛背,水中或草中看不见腿那种,
(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永远是孤独的。——尤今
(10)、诸如:神奇的伯远帖、魏碑为何被淘汰、魏碑又得以复兴、皇甫君碑研究、多宝塔碑研究、麟游朝圣 、碑林研讨会、草诀百韵歌、田氏二贤碑 、灵飞经略谈、窦娘子墓志考、窦娘子墓志对欧书的警示、书谱精要讲解 ——孙过庭、宋四家书论有矛盾处、苏轼论书有相互矛盾之处、九成宮版本商榷、警言妙句《皇甫君碑》 、欧阳询艺综南北、书论亦能误人 、再论苏黄米蔡、米芾论书疑问多 、张旭 怀素 王铎、楷书欧阳莫学田、王铎其书其论 、李苦禅藏帖中有赝品、简评《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 、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意义。
(11)、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理而生,错误在先比错误在后好。
(12)、2) 请把微笑留在校园,请把安全带回家。
(13)、田蕴章先生虽然是书坛名宿、欧楷大家,但“田蕴章先生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讲座中所阐述的有关书法的理论”更多的是“博学”、“继承传统过程中的博采众长”、“学习书法过程中对传统书法理论的领悟”与“学习书法实践中的经验之谈”,欠缺是“思想火花”与“创新火花”的闪现!
(14)、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15)、4) 校园是我们与老师的家,安全也要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同学们我们共同携起手,让安全永远在校园内。
(1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18)、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9)、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20)、若是这件事是真的,这就是有一场典型的高考丑闻呀,这个事件似乎要超越了去年翟天临不知知网的事件。
5、警示名言名句
(1)、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3)、田蕴章先生的《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书法讲座视频,堪称书法教学的一座丰碑,让垂钓客产生“难于逾越丶高山仰止”的感慨与赞叹!
(4)、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洁净,结构精严,对后世影响很大。欧书《皇甫君碑》最足以代表欧书险劲的风格,而且是已印行的欧体字中最清晰、神气最完足的。《九成宫醴泉铭》用笔朴厚凝重而又挺拔劲健,结体平稳中追求险峻。梁对欧字极为推崇,说:“写透欧书,碑版皆可书矣。”清朝杨守敬说:“欧阳信本之醴泉铭,赵子固推为楷法极则,人无异议。”初学者学此二碑,可避免结构松散的毛病。
(5)、颜真卿的《勤礼碑》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富于立体感,结构方整严谨,宜于初学。颜真卿晚年某些作品笔画丰满雄强,结体宽舒,往往追求天真烂漫,返朴归真的意趣,初学易失于臃肿丑怪,不宜作为入门途径。晚唐书家柳公权所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用笔方圆兼备,点画清劲,有如铮铮铁骨,结体中心紧聚,四外舒展,学之能够得到瘦硬的笔画与严谨的结构。以上所举各碑,只要教授得法,学者持之以恒,在半年至一年内“入帖”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7)、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8)、在收看《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的过程中,垂钓客聆听了田蕴章先生对于许多问题的阐述。在阐述问题的过程中,田蕴章先生对于文字学表现出了很高的造诣,对每日一字的“音丶形丶意”多有阐发,对于书法史非常精通,对于历代书法名家了然于胸,表现出了丰富的学识与修养。让人由衷佩服丶油然而生敬意!
(9)、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0)、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11)、我感觉他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吃肉,可能在监狱里面吃不着肉的原因吧,还有就是他每天醒的很早,而且被子总是叠的整整齐齐。
(1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3)、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
(14)、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5)、约束不了自己是自己无能的一种表现。自己都管不住自己,难免要滑入深渊。
(1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7)、张芝、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历史上这些创造了一座座丰碑之人,谁又能诸体并进呢?
(18)、除了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动之外,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运笔方法,这种笔法既不提也不顿,即不转也不行,而是笔停在纸上,这就叫驻笔。驻笔是为了取势,即取得点画的某种态势。以上讲的是几种常用的运筹方法,初学者在写字实践中,只要细心揣摩,是会逐渐掌握更多的笔法的。
(19)、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巴尔扎克
(20)、悬腕:写字时自腕至肘都不放置在桌面上叫悬腕。写大字必须悬腕,只有悬腕,才能力从肩臂出而达于纸上,而且由于手臂不受桌面的阻障,笔的纵横牵掣、上下提顿随心所欲,所以是最自由灵活的方法。
(1)、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3)、田蕴章先生对于讲座中的“每日一字”,进行了“楷书丶行书丶草书”三种书体的讲解与示范书写。楷书的示范非常精准丶点画精到,堪称“字字珠玑”,对于行书与草书的示范书写虽然不及其欧体的示范书写,但也非常专擅,值得学习与欣赏!特别是对每一个字的举一反三的讲解与笔法的示范书写,对于书法业余爱好者非常有帮助!
(4)、所以,书法想有更高的成就,必须专攻一体。没有之一!
(5)、求学无笨者,努力就成功;读书没捷径,尽力能高分。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7)、1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书的名言警句守信的名言警句生活的名言警句书法名人名言
(8)、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
(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