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中的歇后语(文案精选11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2-08 11:11:13 浏览59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6条

1、《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20个

(1)、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2)、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3)、黄盖:献苦肉计、阚泽去献诈降书、趁东风黄盖诈降烧曹军

(4)、这句话不仅有夸赞张飞之意,也有调侃之意。张飞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人,五大三粗,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他有万夫莫敌之勇,所以用“人强货扎手”来描述他的形象。刺猬:哺乳动物,头小,四肢短,嘴尖,全身灰褐色,头部、背部和身体两侧有硬刺,遇到敌人,身体就缩成一团。通常用来比喻某人拥有真实、过硬的本领,但又不好惹(有时表现为盛气凌人的样子。)

(5)、杨修:“绝妙好辞”的故事、杨修数犯曹操之忌、借鸡肋口号杀杨修

(6)、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后去给周瑜吊丧,诸葛亮表面上很伤心悲痛,其实内心很得意,但他又得代表刘备吊丧,维护孙刘联盟,装的像一点来骗人罢了,总的来说就是各装个真心的形式。现用来指某人故意做作,故作姿态给人看。

(7)、故事背景:徐庶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在刘备几乎屡战屡败之时,初聘为军师,便用计杀二吕,设伏反劫营,破解“八门金锁阵”,暗中取樊城。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临行前,徐庶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于是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8)、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9)、荀彧:操曰:“此吾之子房也!”、献二虎竞食之计、献驱虎吞狼之计、曹操空食盒逼死荀彧(曹操要封魏公)

(10)、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11)、故事背景:三国赤壁之战结束后,诸葛亮用计气死了周瑜,协助刘备完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了夺取西川,故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打算在关羽过江到赴筵席时埋伏刀斧手杀掉他。

(12)、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13)、(年会作品三)用生命“推敲”语文  ----听贾志敏老先生《推敲》有感

(14)、诸葛瑾:诸葛瑾讨荆州、诸葛瑾计提求亲被骂、麦城诸葛瑾劝降关公不成、诸葛瑾说和不成

(15)、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1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

(1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18)、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19)、孙权:(吴夫人生次子):碧眼儿孙权坐领江东:孙权引兵伐黄祖、孙权决计破曹操、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孙权追杀玄德与妹、生子当如孙仲谋、遗书退老瞒、孙权纵马跳过小师桥:张昭向孙权献计嫁祸曹操(东吴移祸之计)。孙权称臣归降再次嫁祸曹操:孙权降魏受九锡、孙权称帝

(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2、三国演义 中的歇后语

(1)、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2)、张郃:原为袁绍手下大将、猛张飞智取瓦口隘、射杀张郃

(3)、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4)、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5)、•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6)、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

(7)、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8)、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9)、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10)、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11)、司马懿:指出是东吴移祸之计、用计五路攻蜀:、克日擒孟达:占北原渭桥、丢金盔逃命:忍辱受衣、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诈病赚曹爽、染病死:

(12)、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13)、赤壁之战结束后,蜀国为了夺取西川,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是挫动了吴国的锐气,打消了收回荆洲的念头,比喻关云长不畏凶险,勇猛精进。

(14)、庞统:巧授连环计、救徐庶之计、庞统弃吴投刘、耒阳县凤雏理事、庞士元议取西蜀、落凤坡死

(15)、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

(16)、凌统:凌统父凌操被黄祖部将甘宁射死、报父仇要杀甘宁

(17)、8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18)、三国,是一个乱世,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人物,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歇后语,被后世广为流传津津乐道。

(19)、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20)、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3、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10条

(1)、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2)、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4)、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 拽着鲁肃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就这样赴了宴严重挫伤吴国锐气。打消了孙权收回荆洲的念头。

(5)、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6)、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两相情愿

(7)、诸葛亮:司马徽说伏龙、凤雏,两人得可安天下、司马徽再荐诸葛亮、刘关张一顾茅庐、刘关张二顾茅庐(刘关张三顾茅庐、隆中对天下三分、孔明出山、刘琦三求计、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孔明医周瑜病、七星坛诸葛祭风(借东风)、诸葛亮设计回夏口、布阵设伏追杀曹操、智算华容道、设计取南郡、一气周瑜、三条锦囊妙计、二气周瑜、三气周瑜、柴桑口卧龙吊丧、定计收马超、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上《出师表》(前)、一出祁山:智取三城、天水关、姜伯约归降孔明、骂死王朗、乘雪破羌兵、失街亭(失)、(空)空城计、一出祁山结束、斩马谡(斩)、二出祁山:上表(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攻陈仓城无计可破、因缺粮退回汉中、计杀王双、二出祁山结束。三出祁山:智取陈仓、张苞身死、孔明闻知卧床不起回汉中、三出祁山结束。四出祁山:写信气死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司马懿)、中反间计、后主听信宦官建议召回孔明、用“增灶法”退回汉中、四出祁山结束。五出祁山:出陇上诸葛妆神、李严因军粮不济,恐诸葛亮问罪,竟捏造吴军图川的消息,向祁山大寨告急。孔明惊疑让祁山大寨人马退回西川、射杀张郃、五出祁山结束。六出祁山:关兴病亡、司马懿占北原渭桥:孔明中计损兵折将、木牛流马、上方谷烧司马懿父子三个不成:巾帼女衣辱司马懿、五丈原诸葛禳星、秋风五丈原身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六出祁山结束。孔明遗计斩魏延。

(8)、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9)、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

(10)、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11)、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7回,蒋干向曹操毛遂自荐去说服周瑜,结果第一次中了盗书之计,导致错斩了蔡瑁张允,这是导致赤壁战败原因之一;第二次中了连环船之计,导致后来战船被烧,损失惨重。所以人们用“曹操遇蒋干——倒霉到家”,比喻轻信庸才,坏事会接连发生。

(12)、(出处): 《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13)、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4)、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

(15)、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6)、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17)、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8)、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0)、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4、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100条

(1)、司马师:长子、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兵印绶付司马昭。

(2)、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3)、马超:马孟起兴兵雪恨、马超大战葭萌关、孔明定计收马超:马超顿首谢曰:“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4)、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5)、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7)、甘宁:来降、杀黄祖、甘宁百骑劫魏营:甘宁救凌统

(8)、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9)、孙坚:灭火、得玉玺、匿玉玺指天为誓、孙坚跨江击刘表、被刘军乱箭射死(吴夫人、吴夫人之妹)

(10)、(出处):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11)、(举例造句): 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

(12)、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13)、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

(14)、孙策:(吴夫人生长子):孙策用玉玺袁术借兵三千回江东、孙策得“小霸王”的由来、孙策之死:

(15)、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荆州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占据天时地利,对蜀吴两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羽出兵攻打曹操,而孙权又趁机袭击荆州,导致荆州沦陷。关羽的一时大意,不仅使他失了这样一块宝地,也给他自己铺了一条走向死亡的道路。一般用来指自负自大、骄傲轻敌的人必然失败。

(16)、(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7)、众所周知,张飞是一个粗豪的汉子,而绣花是一种细致的手工活,把张飞和绣花放在一起,这不是有粗有细吗?根据书中描写张飞本人确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书中描写在定军山张飞久攻不下,便设计每天佯装喝的大醉诱魏将张郃,张郃根本想不到张飞这样的鲁莽汉子也会用计,果然中计深夜带兵劫寨中伏被活捉,张飞一举收服定军山。用来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18)、•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19)、故事背景: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2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5、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50条

(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2)、    曹操     曹操是三国人物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和他有关的歇后语也较多。从这些歇后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经历、性格、为人以及人们对他的一些评价,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曹操做事——疑心重。     这个歇后语大概是对曹操性格的总体评价,也是历来得到人们公认的一个结论。正因为曹操疑心很重,所以他错杀了许多人。     曹操杀吕伯奢——多心害死人。     这应该是曹操出道以来做的第一件最不得人心的事,也正是这件事先入为主,蒙住了人们的眼睛,使很多人看不到曹操后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曹操杀蔡瑁——操之过急。     曹操杀华佗——恩将仇报。     蔡瑁和华佗与吕伯奢一样,都是死在曹操疑心之下的冤魂。当然,曹操每次错杀了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杀了吕伯奢之后,死心踏地跟他的陈宫离他而去;错杀了蔡瑁,赤壁惨败;错杀了华佗,头疯痛而死……     作为乱世英雄的曹操,他一生杀人无数。     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     以上五条歇后语都带一个“杀”字,可见曹操有仅疑心重,而且杀气也很重,有很多人都是被他错杀了的,所以,曹操千百年来一直不得人心,致使当时就有许多人“吃曹家饭,管刘家事——心不在焉”。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大概是第一个以沉默来反抗曹操的人吧?     关公投奔曹孟德——身在曹营心在汉。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一个关云长,最后还落得个损兵折将。这应该是曹操最失败的一次用人了吧?     曹操遇庞统——中了连环计。     庞统当时并未投靠任何一个诸侯,可他为什么也要和曹操过不去呢?我想,除了庞统“看不惯”曹操之外,大概还有下面这个原因吧:     曹操到赤壁——利令智昏。     曹操平时为人不得人心,他带兵到赤壁这件事本身也不得人心,所以才导致了他在赤壁之战中的惨败。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华容道上的曹操——难过。     多亏了关云长放他一马,他才大难不死。     当然,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也有许多成功的地方。     曹操做事——大刀阔斧。     曹操做事除了疑心重以外,还有大刀阔斧的一面。讨董卓、打徐州、战官渡……说干就干,坚决果断。正是这种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成就了曹操的一世英名。     非常之时要用非常之人。曹操也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有这样一条歇后语: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曹操的这一条用人原则,使众多的文臣武将为他出生入死。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庞德抬着棺材上战场——决一死战。     这些都是“唯才是举”取得的成效。     前面曾提到一条歇后语叫做“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曹操一生杀人无数,为什么在杀了曾把他打得割须扔袍的吕布之后会“懊悔不及”呢?我想,大概是这件事违背了他“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吧。吕布是一个人才。三英战吕布尚且不能取胜,吕布可谓是三国时候的第一条好汉。况且当时吕布已有归降之心,只因为刘备说了一句话,才使曹操下了杀掉吕布的决心。刘备那句话的意思大致包含在下面几条歇后语中:     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吕布杀敌董卓——大义灭亲。     吕布叛荆州——出尔反尔。     吕布为了一匹赤兔马杀了丁原,为了一个貂蝉杀了董卓,他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但他必竟是个人才呀,凭曹操的足智多谋,难道还驾驭不了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以曹操的智谋加上吕布武力,何愁天下不平呢?所以,杀了吕布之后,曹操就后悔莫及了。     另外,曹操也很能以身作则。     曹操割须——以己律人。     这句歇后语讲的是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正遇麦子成熟,农民们正忙着收割。曹操当即就下了一道命令:凡践踏麦子者一律处斩。不料他自己的马却惊了,践踏了一些麦子。曹操便拔出配剑要取自己的项上人头。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割下头发,以发代首,以正军纪。在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作为一军的主帅,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正是因为曹操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他的军队才会纪律严明,打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开创曹魏一代基业。     诸葛亮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足智多谋的人物。但曹操因为为人奸诈,一直不受人们的喜欢。而诸葛亮则因为他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民间因此有歇后语赞曰: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诸葛亮除了忠心之外,还有其他许多过人之处。如: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出祁山——以守为攻。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     这些歇后语都来至《三国演义》,基本是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对诸葛亮极尽赞美之能事。也正因为这样,刘备才会对他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就连与他同时代的鲁肃和司马懿也很佩服他: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然而,尽管《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写得像妖人一样的聪明,群众雪亮的眼睛还是看到了他的失误之处:     诸葛亮用马谡——明白人办糊涂事。     诸葛亮六出祁山——劳而无功。     还有“孔明弹琴——玩的是空城计”,但人们都知道那只不过是故弄玄虚。     诸葛亮其实也还有虚伪和阴险的一面:     气死周瑜去吊孝——虚情假意;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魏延为蜀汉政权的建立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可诸葛亮却在死后还设计杀他,这一做法实在不令人佩服。难怪人们会说:     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也就是说,诸葛亮只不过会点阴阳八卦而已,比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强不了多少。     人们还说: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这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诸葛亮原来也不怎么样,他只相当于三个臭皮匠。     你认为呢?     刘备     人们都知道有这样一句歇后语: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尽管《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想方设法为刘备说好话,还借曹操之口夸刘备是英雄,但人们还是觉得,刘备除了会哭之外,其他的似乎就没有多在能耐了。真是这样的吗?     刘备出生低微,是个卖草鞋的:     刘备编草鞋——内行。     现在的编织行业还奉刘备为祖师爷呢。     但他“但卑不敢忘忧国”。身逢乱世的他,时时都在寻找机会,总想能有一番作为。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这是刘备走向政治舞台的第一步。随后,他便带着关张二弟参与了镇压黄巾军、讨伐董卓等一系列政治活动,试图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因为势单力薄,人微言轻,始终未能如愿。以致于“刘备困曹营——提心吊胆”。直到有一天,汉献帝认他作了皇叔,他的身价才一下子看涨起来。这就叫做: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有了皇叔的称谓,刘备就有了一张从政的资格证。从此,刘备的命运渐渐有了好转。再加上诸葛亮的出山,更使刘备如虎添翼。这就叫“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但是,好事总是多磨。长坂坡一战,刘备被曹操打得丢盔卸甲、妻离子散。好不容易逃离虎口之后,刘备便演了一出戏,那就是众所周知的: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是深知其中道理的。所以“刘备杀人——心慈手软”。刘备的哭其实也不过是他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而已。     刘备也是会耍政治手腕的。借荆州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有了荆州作为根据地,刘备的势力逐渐壮大,最终一步步建立了蜀汉政权。     由此可见,刘备的江山并不完全是靠哭得来的。他除了会哭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本事。 

(3)、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4)、程昱:用计迫降关羽、推举关羽斩杀颜良、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再败袁绍、献计计赚徐庶、程昱提醒曹操防敌火攻、识破黃盖诈降。

(5)、·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6)、董卓、貂蝉、吕布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阿斗、蜀国战将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阿斗的江山——白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击鼓骂曹——当场指责赵云大战长坂坡 ———大显神威蒋干、徐庶、许褚、马超、庞统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徐庶入曹营—— 一言不发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草船借箭——多多益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司马懿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7)、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8)、(出处):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9)、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0)、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

(11)、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关羽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羽败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副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公脖子里长肉瘤——脸红脖子粗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3)、  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理事、学术委员参加。

(14)、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15)、刘表:刘表路截孙坚、蔡夫人隔屏听密语、蔡瑁设宴襄阳

(16)、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王熙凤的为人——两面三刀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纸糊的美人灯--一吹就破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王熙凤衣锦还乡--另有缘故红楼梦十二金钗--原应叹息

(17)、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8)、陶谦:陶谦一让徐州、陶谦二让徐州、陶谦三让徐州

(19)、徐庶:自荐遇英主、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走马荐诸葛、徐母自缢、徐庶问脱身之术

(20)、(解释):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2)、·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4)、刘禅:甘夫人生刘禅、刘禅为帝、刘禅投降(安乐公)、乐不思蜀。

(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6)、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7)、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8)、许攸:许攸弃袁投曹、许攸问军粮、献夜袭乌巢之计,献计决漳河水攻占冀州、居功被许褚杀

(9)、(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10)、    今天,为大家带来《三国演义》名著中的歇后语,熟读它的朋友,看了就懂,懂了就乐!

(11)、(年会作品二)不忘初心,幸福前行 ——河南省第22届语文年会有感

(12)、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3)、(年会作品四)幸福就在你我的手中——河南省小学语文第22届年会心得体会

(14)、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15)、孙皓:吴主孙皓学刘禅降晋。吴亡、三国归晋。

(16)、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7)、《三国演义》中,东吴夺得了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得知后不顾诸葛亮嘱咐的“北拒曹操,东和孙吴”的战略,也听不进中臣的劝阻,一意孤行率七十五万大军寻东吴报仇。结果被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非但未能报仇反而一朝命丧,可怜了众将士。一般用来形容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侧重小利益与大损失的对比。

(18)、我们是十几年实践历经检验的高端写作培训品牌,我们为1~6年级小学生提供了一套“好玩好学好有用”的作文培训课程。有大作文,写作自然轻松!

(19)、·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夫人--慌了神·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