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大全汇总(文案精选121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1-09 09:23:45 浏览59

文学常识视频讲解

1、文学常识精讲

(1)、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3)、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在、生辰八字

(4)、B解析:《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5)、“指鹿为马”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7)、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8)、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10)、便: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11)、B解析:“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句诗出自清朝张鹏翮题写的赞颂三苏的一幅对联。在这副对联中的三词客指的是苏轼、苏洵和苏辙,而八大家指的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位大文学家。很显然,这幅对联是着重褒奖苏轼、苏洵和苏辙这三位词人的,因为他们既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同时他们三人又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位。

(12)、B解析: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韬,堕其天帙。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

(13)、此言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14)、膀:别看他膀(bǎng)阔腰圆,也许是膀(páng)胱炎使他膀(pāng)肿的吧?

(15)、降:我们有办法,使从空中降(jiàng)落的敌人投降(xiáng)。

(16)、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17)、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18)、A解析:语出《宋史·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亦载:“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一琴一鹤”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19)、A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藏:西藏(zà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áng)大藏(zàng)经的宝藏(zàng)。

2、文学常识大全汇总

(1)、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2)、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3)、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4)、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晋代《语林》载:“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诸葛君可谓名士矣。”但在三国之时,羽扇纶巾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5)、澄:澄(dèng)清混水易,澄(chéng)清问题难。

(6)、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7)、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9)、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D.武打技艺

(10)、我国古代,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孔孟学说在我国也有巨大的影响,二人被尊为“圣人”和“亚圣”。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这种说法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想来也是因敬而畏才出现的吧。

(11)、A解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即景抒情诗《登乐游原》中一句,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2)、行: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g)情。

(13)、“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4)、「解析」: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为《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所以,正确答案是D。

(15)、学生层面:排除以上两种情况,老师备课充分,课文不难的话,考虑孩子缺少“听课技巧”,耳听、口说、手记、脑想以及眼看”一个都不能少。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听课,做到耳朵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举手发言;回答老师问题,举手回答问题,参与同学讨论,质疑老师问题;记笔记做练习做实操;跟着老师讲课去想,根据同学回答问题去思,进而快速想出对应知识;眼看就是看老师的表情、手势、板书、实验现象。

(16)、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17)、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18)、(北师版数学)1~6年级上下册同步微课合集

(19)、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20)、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白话》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虽是一部学术性的专著,但预设的读者对象却是青年学生,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数年内不断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吕先生的叙事往往都是有横向态势的展开,由大到小,由远至近,将所叙述的事件置于一个宽阔的时空范围,高屋建瓴,四方周赡,以获“通方之见”。《通史》可与之同看)

3、文学常识哔哩哔哩

(1)、《两都赋》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希望仍以长安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庶、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

(2)、短。每个视频的时间都很短,内容都是根据不同学科分解成细小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3)、A解析:在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完美的治世——文景之治。因为曾经多年的战争破坏,秦末的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社会情况混乱,经济破坏严重,社会到处是饥荒,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现象,民生凋敝,苦不堪言。因而汉高祖刘邦采用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让参战的士兵归家修养。这就是汉朝推行的所谓的“黄老治术”。黄老治术也即是“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一种统称,这个学派的思想是“尚阳重刚”,而秦汉之际正是黄老道家风靡时期。黄老学说继承的是黄帝、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在社会政治方面,黄老强调“道生法”,认为君王应当“无为而治”“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而“文景之治”则是黄老学说运用的良好呈现。

(4)、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复旦的通识教材,观点新颖有趣,简明易懂,很好的入门书,值得一读)

(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6)、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7)、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8)、刨:我刨(bào推刮)平木头,再去刨(páo挖掘)花生。

(9)、日出5-7;食时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时15-17;日入17-19;黄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鸡鸣1-3;平旦3-

(10)、精。微视频的目标就是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按需推送”、“私人订制”。

(11)、A解析:孔子即孔丘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思想和言行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整理,加以编订成《论语》。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先秦著名思想家。孟子逝世时,享年84岁。

(12)、茄:我不喜欢抽雪茄(jiā)烟,但我喜欢吃番茄(qié)。

(13)、A解析:《在水一方》歌词原是琼瑶所作,“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14)、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15)、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16)、荷:荷(hé)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è)枪实弹的战士。

(17)、粘:胶水不粘(nián)了,书页粘(zhān)不紧。

(18)、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19)、B解析:《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

(20)、义净法师(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咸亨二年(671)由海道往天竺,留学那烂陀寺十一载,求得梵本三藏近四百部,合五十余万颂。证圣元年(695)回国,抵洛阳时,武则天亲迎之。曾参预实叉难陀译场。旋在长安、洛阳主持译事,为中国佛教著名翻译家之一。共译经、律、论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另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4、文学常识视频讲解全集

(1)、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19年10月14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李洱的《应物兄》五部佳作最终胜出。故选D。

(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4)、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5)、C解析:“结发”在古代是一个多义词,男女初成年时,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束发加笄表示成年,通称结发;还是一种婚姻习俗,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男女双方结为夫妻。庚信《题结线袋子诗》:“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苏武《诗四首》其二亦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亦代指妻子,后亦专指原配。

(6)、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7)、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谁?

(9)、B解析:“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河南省。据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北临黄河,西依邝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楚河汉界”即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知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打过“大战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回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答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10)、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C.《兰亭集序》D.《滕王阁序》

(11)、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12)、A解析:《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玄奘原来的名字叫做陈祎,是法相宗的创始人,被人们尊称为三藏法师,被后世的人们称为唐僧。玄奘在贞观元年的时候一个人向西边徒步走了五万多里的路,最终到达了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回了真经。玄奘取经的过程用了十七年之久,学遍了当时的大乘佛经和小乘佛经。总共给唐朝带回了150枚舍利子、7尊佛像和657部佛经。并用19时间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于公元664年2月5日在玉华寺园寂,道享年65岁。

(13)、“一诺千金”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4)、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15)、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

(16)、A解析:洛阳纸贵,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比喻作品、著作有价值,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语出《晋书·左思传》:“(左思造《三都赋》成)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清代学者王鸣盛说:“左思于西晋初吴、蜀始平之后,作《三都赋》,抑吴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耳”。《文选·三都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一段文字,云:“思作赋时,吴、蜀已平,见前贤之是非,故作斯赋,以辨众惑。”

(17)、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抢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18)、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19)、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20)、这两句为千古名句。傍晚时分,诗人郁郁不乐地登上长安的乐游原,只见一轮红日西斜,显得无限美丽,可惜夕阳纵好,也维持不了多少时间。其中寓有诗人多少既赞赏而又惋惜的感情!清人纪昀评曰:“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此评中肯,时至晚唐,中兴无望,诗人处于这样的时代,能不慨然兴叹!

5、文学常识视频讲解大全

(1)、A解析:“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最早名为《书》,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一饭千金”意思是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4)、“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正因为如此,今天再来读《吕氏春秋》也觉得非常简练而有深度。之前教材《察今》即选自《吕氏春秋》。

(5)、上都为元朝陪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1256年春,忽必烈命人在桓州以东,滦水(今闪电河)以北,兴筑新城,名为开平府,作为藩邸。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以取代和林。元上都处于草原与农耕农牧交错带,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殊的历史地位。

(6)、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7)、干:穿着干(gān)净的衣服,干(gà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

(8)、多写。除了学校布置的语文作业要认真完成外,一定要学会作文。写作是语文的重中之重。不会写作文等于没学好语文。所以,一定要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多练笔、多写日记。熟能生巧,直到下笔有神。

(9)、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0)、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11)、例题2: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改编自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其作曲者是()

(12)、扇: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ān)不来风。

(13)、B解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14)、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15)、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与小学相比,无论学科的数量,还是学科的深度,都有所增加。作为新初一的你,打算怎么度过这一学期呢?不想落后他人,抓紧预习起来。今天,王老师和大家分享的是寒假预习:初一语文下册必背(文学常识)基础内容,假期提前掌握!

(16)、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跟历史上的哪个朝代有关系?

(17)、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究匕见D.一诺千金

(1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19)、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20)、“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1)、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2)、《望岳》作者杜甫,选自《杜诗详注》,杜甫多角度望泰山,面对高大巍峨、神奇秀丽的泰山发出要征服一切困难,勇于进取的豪迈气概。

(3)、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4)、B解析:语出《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5)、张荫麟:《中国史纲》(可惜张荫麟先生只写到西汉就英年早逝了,“文笔流畅优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王家范语)

(6)、D解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7)、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8)、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9)、“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10)、上联中“有志者、事竟成”语出《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破釜沉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下联“卧薪尝胆”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1)、苏轼画竹写竹咏竹,成语“胸有成竹”即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12)、鉴真(688年—763年6月6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

(13)、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14)、“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

(15)、“古今第一淫人”:其指的意思就是一种很放纵自己的人,但包含并不限于那个什么事情,这里面主要指的是宝玉的那份任性,天真,和他对与妹妹们的高于世俗的男女之情。

(16)、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隋文帝采纳高颎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颎说:“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17)、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8)、B解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19)、朝:我朝(zhāo)气蓬勃地朝(cháo)前走。

(20)、“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谁?

(1)、最后“绿肥红瘦”一语,乃全词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