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是楚辞还是宋词
1、路漫漫其修远兮是宋词还是唐诗
(1)、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诗歌。汉成帝时期的刘向,把以屈原的诗歌为代表的楚国作家的作品汇编成集,题名为《楚辞》,后世就以“楚辞”作为屈原作品的代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离骚》等作品。
(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
(4)、楚国早已统一于华夏大家庭了,但“楚辞”还在。
(5)、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6)、良辰美景不可多得,我姑且快活逍遥尽情享受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珍惜难得的欢乐时光,该享乐时就痛痛快快地享受。
(7)、屈原在其诗篇中,以远古的尧、舜贤君的“耿介”、“既遵道而得路”与桀、纣暴君的“猖披”、“夫唯捷径以窘步”相对照,用以劝谏楚王要走正确的治国之路。又以“恐年岁之不吾与”和“惟夫d人之偷乐兮”相对照,使自己的热心为国与小人的苟且偷安形成鲜明对比。
(8)、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在西汉,文人深受楚辞的影响,创造了太平盛世标志性的文学样式——汉赋,汉赋华丽的词藻、铺张扬厉的形式,都是直接学楚辞,因而被称为汉代“辞赋”。
(10)、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九歌·山鬼》
(11)、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者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无法显灵的地方。
(12)、(寓意)指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上下求索的顽强意志。
(1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夫》
(14)、两千多年后,中国人走出地球,奔向太空,探索宇宙。天文学家南仁东铸造了中国人追问宇宙的“天眼”,探索百亿光年外的神秘太空。
(15)、我真心爱好修身洁行,即使死多次也不会后悔。《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代士人将内心的最高坚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16)、传说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与舜为妃。后来舜帝南巡安抚少数民族,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二妃因牵挂、思念舜帝,便南下潇湘千里寻夫。当她们得知丈夫已死,伤心的泪水洒落在竹丛中,竹叶为之尽斑(后世称之为斑竹,又称湘妃竹)。随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为湘水女神。
(17)、《湘君》一诗写湘夫人等待湘君,《湘夫人》则是写湘君期待与湘夫人约会,但阴差阳错,他们却难以聚首。
(18)、(3)赤诚的爱国精神。在战国时期,知识分子“朝秦暮楚”是常见的选择,是一种社会风气。但屈原热爱故乡,热爱人民,深信“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并且把热爱楚国与热爱华夏民族统一起来,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19)、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此句在原诗中的本来意思了,这是在未看懂全诗时仅对这一句的一种望词生义、自行发挥的理解,虽然豪气,很能启发人的上进之心,但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魅力,显得苍白、单调、教条。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意味。
(20)、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九歌·国殇》
2、路漫漫其修远兮说的是谁
(1)、怀王曾令“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2)、屈原依据这一传说,在《湘君》、《湘夫人》中塑造了对爱情无限忠贞的一对青年男女的美丽形象;同时,作者将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思想情感揉进人物了形象中,将两首诗变为失恋的主题,显得格外凄婉、沉郁。同时,又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中以香草美人比喻君臣遇合的传统。
(3)、(7)公文写作题库(答案+解析)售价:8元
(4)、何谓楚辞《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作为继《诗经》以后,对中国文学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取名起名楚辞取名好听的名字颖逸秀丽超逸。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陆云《南衡》诗:楚辞“景秀蒙泛,颖逸扶桑。”钟灵凝聚天地间的灵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钟灵毓秀”。 修远修,有长和高的意思,和远并列,对应下句的“求索”,楚辞表达不屈的探索精神。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江沅沅,水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悠然闲适。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楚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若华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悦欣欢乐。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楚辞“嘉禾重颖,蓂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信芳情志高洁。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楚辞“苟余情其信芳”。 志致志向,志趣。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齐武王演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志行志向和操行。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易·屯》“《象》楚辞曰:虽盘桓,志行正也”。 雅醇雅正纯厚,亦作“雅淳”。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范。” 雅歌风雅的歌吟。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魏嵇康《游仙诗》:“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雅厚纯正宽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新唐书·张弘靖传》:楚辞“弘靖字符理,雅厚信直,以荫为河南参军。” 雅亮正直诚信。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言辞雅亮,学艺优深。” 芳蔼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怡然安适自在、喜悦。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楚辞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弈鸣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成语“一鸣惊人”中“一鸣”的谐音。 熠然光闪烁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楚辞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 雅胜美好。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书·殷浩传》:“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 潆泓水回旋深广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王闿运《珍珠泉铭》序:楚辞“兹泉潆泓,冲瀜清澜,百步傍流,带垣通舟。” 语心谈心。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剪灯新话·秋香亭记》:楚辞“有二桂树,垂荫婆娑,花方盛开,月色团圆,香气秾馥,生、女私于其下语心焉。” 望舒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指的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 羽丰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成语“羽翼丰满”。 余馨留存的香味。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芙蓉城》诗:楚辞“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 懿美懿,美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尔雅》“懿,美也”。 悠永久远。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受天福乐,悠永无穷。” 悠柔悠扬柔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楚辞“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煜月煜,“照耀”的意思。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楚辞出自《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 韫玉包含美玉。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5)、《国殇》为悼念楚国沙场阵亡士卒之诗,此句表达了对他们的赞颂之情。
(6)、传说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与舜为妃。后来舜帝南巡安抚少数民族,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二妃因牵挂、思念舜帝,便南下潇湘千里寻夫。当她们得知丈夫已死,伤心的泪水洒落在竹丛中,竹叶为之尽斑(后世称之为斑竹,又称湘妃竹)。随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为湘水女神。
(7)、殇,之未成年而死或者战死。这篇是祭祀为国捐躯的壮士的,一扫九歌一直拥有的或隆重或凄婉的气氛,完全变成惨烈。全篇刚勇有力,荡气回肠,诗人用一种极为亢奋的笔触,来描写一种阳刚之美。
(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9)、全诗洋溢着政治热情,充满了丰富的想象,采用了奇特的象征,运用了巨大的夸张,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同时以香草美人作比喻,代指君臣政治上的协调,从而构成庞大的比兴体系。
(1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1)、沧浪江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缨。沧浪江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
(12)、鸾乌凤凰为我在前戒备,雷师却说还没安排停当。
(13)、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卜居》
(14)、(8)综合应用主观题(答案+解析)售价:8元
(15)、道路远又长,我将上天下地地求索(理想)。这种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至今仍感染着世人。
(16)、楚辞取名各章节细分名字大全 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楚辞譬如作家马伯庸……正则、灵均。《离骚》:“名余曰正则兮,楚辞字余曰灵均”。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灵善而均调。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是对“平”字进行的解释,灵均是对“原”字进行的解释。修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修能:楚辞即美好的外表仪形。一释为很强的才干和能力。骐、骥。《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骏马。峻茂。《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楚辞峻茂:犹繁茂。信芳。《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圣哲、茂行。《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圣哲:具有超人的道德才智的人。茂行:德行充盛。曼路。《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楚辞吾将上下而求索”。望舒。《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楚辞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如写《雨巷》的诗人戴望舒。陆离。《离骚》:“斑陆离其上下”。陆离:光辉灿烂的样子。我们对于该词的认知多来自于成语“光怪陆离”,意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珵美。《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珵:美玉。云旗。《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云旗:绘有云霓的旗帜。
(17)、公元前278年,看到楚国大片国土被秦国攻占,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18)、著作权是当事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下列选项中,可以具有著作权的有( )。
(19)、飞走的鸟不忘老巢,狐狸死的时候头向着所居住的山冈。诗人用这种比喻说明了自己怀念故乡的心情。郢,楚国都城,屈,楚国的贵族之姓,屈原的故乡应该就是郢,而郢已经被秦国攻下,诗人已经无法返回故乡,而回去辅政的愿望也更加渺茫。
(20)、屈原没有低头,他奋起揭露旧贵族,同他们作斗争,正是在这一斗争中体现了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尚人格。
3、路漫漫其修远兮属于什么诗
(1)、《离骚》,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篇光辉千古的杰作,诗中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邪恶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2)、这是说屈原受怀王重托,起草改革宪令。而代表旧贵族集团利益的上官大夫想探知宪令的内容,屈原不告诉他,上官大夫试图抢夺,两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斗争。后来上官大夫到怀王那里进谗言,挑拨怀王与屈原之间的关系,怀王轻信上官大夫的话,疏远了屈原。
(3)、(付款后请加客服QQ3177136969或753869029)
(4)、早上喝木兰上坠落下来的露水,晚上吃落下里的秋菊。以两物来比喻自己志向高洁。
(5)、白云玄昊,重五龙舟比超。健儿划桨人喧闹,敢拼搏、能斩蛟。河神弄起汨水涛,楚辞长伴龙船调。献上香粳粽角,恭插荆山艾草。〔带〕鼓点敲,湘魂渺。昔日里屈子沉江德彰昭,今日里诗人酹酒书怀抱。念故贤,仰节操,情未了。
(6)、世道浑浊不清,把蝉翼当成重物,千钧当作轻的。黄钟被砸烂并被弃置一边,却把泥做的锅敲得很响。有才德的人名声不显,谄媚阿谀的小人却居高位。
(7)、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8)、道路远又长,我将上天下地地求索(理想)。一种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至今仍感染着世人。
(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0)、屈原以他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作品,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树立起一座丰碑。他的人格、他的品质,凝聚成一种精神,这就是“屈子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12)、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天问》
(13)、《论语》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能看淡别人的误解,只要自己问心无愧,足矣。
(14)、节庆端阳,龙舟渡,离骚醉我。曾记得,汨罗江畔,众民抛果。纪念忠良悲泪洒,风流雅士诗词作。读天问,思绪荡心魂,同声贺。
(15)、灵均志,追云朵。观今古,情丝裹。了千年遗恨,浊尘看破。一跃惊涛存浩气,九歌神韵欣宣播。励后人,悟世道沧桑,传薪火。
(16)、“心远地自偏”,身的距离并不是心的距离。屈原身处虽远,但品德端正、心系国家,始终未变。
(17)、(答案)AB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小说、论文属于文字作品;电影属于电影作品。故本题选ABC。
(18)、自身的美德无法向他人索取,美名是不能虚伪造假的。
(19)、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逶迤。……仆夫悲余心怀兮,边马顾而不行。思故旧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20)、《楚辞》是汉人编纂而成的一部诗歌集,以屈原作品为主,又编入后人的仿作,其中仍以屈原的诗歌最为经典。
4、路漫漫其修远兮谁写的诗
(1)、楚国早已统一于华夏大家庭了,但“楚辞”还在。
(2)、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3)、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即使被肢解我也不会变,我的心难道会因受创而改变吗!
(5)、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有时候,比答案更珍贵。
(6)、(单选题)“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就是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捆绑’不是生拉硬扯,而是建立一种符合市场原则的激励机制。”这里的“统一”是指:()
(7)、《九歌》是屈原最美的篇章,许多问题体现了人们细腻的感情,《湘君》《湘夫人》两篇尤其体现这一点,湘君是湘水的男神,湘夫人是女神,神话传说中舜死在苍梧之后,他的两个夫人,娥皇,女英二人十分悲痛,投湘水而死,成了湘水女神,而舜自然就成了湘水的男神。《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祀的歌曲改编的,可见当时楚国祭祀时的盛况,而且从许多篇章来看,都与爱情有关,可能祭祀之时也是男女发展爱情之时。《湘君》《湘夫人》是楚人祭祀湘水之神的祭歌,但是《湘君》主要讲湘夫人如何盼情郎而不致,《湘夫人》主要讲湘君为湘夫人建了一个温暖的家,一点都不像一般人想象的有祭祀的隆重,完全就是两首情歌,而其中细腻的感情,总会有触动你的一点。
(8)、(答案)B(解析)所谓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它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失业救助和孤寡伤残救助等。
(9)、(寓意)指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上下求索的顽强意志。
(10)、《湘君》、《湘夫人》以舜帝与二妃的传说为题材,写出了“湘君”与“湘夫人”的深深爱恋和苦苦相思,是中国古代最具艺术意味也最为感人的爱情诗。
(11)、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夫人》
(12)、刚洗了头的人一定会弹弹帽子,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上的灰尘。屈原用此来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不能忍受尘世之污垢。
(13)、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4)、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久些。
(15)、(2)光辉峻洁的人格。按常理,以屈原的身份完全可以在楚国旧贵族把持朝政的环境中随波逐流,但他却不与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由此而受到黑暗势力的残酷迫害和打击。
(16)、远离世俗而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屈原不仅仅是心志高洁,明辨是非正恶,更有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17)、这一段是对楚国阵亡将士的哀悼和对其精神的歌颂。
(18)、同样,这篇渔父也不一定是屈原所作,因为卜居、渔父两篇已经带有一些汉赋的色彩了。这句体现了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但是此篇中的渔父明显更有魅力,最后那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注释:头发),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体现了道家的保身之道,与屈原形成鲜明对比。高中老师讲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时曾经探讨过屈原与渔父谁是谁非的问题,当时并没有得出结论。个人认为其实二人的态度都不好,屈原被流放是因为小人的谗言,而屈原自己又太过高洁,大丈夫能屈能伸,光明正大并不能解决一切,《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借徐阶的心理告诉我们,对付小人就要用小人的办法,所以徐阶干掉了严嵩父子。而张居正明显也不正,背后一枪解决了高拱。其实“委蛇”是一种极其高深的处世哲学,管仲,王翦,萧何,叔孙通,杨一清都是明白人。但是,我们可以不同意屈原的做法,但是不可以不敬佩,坚持原则的人是可敬的,为原则而死的人更为可敬,我们可以不同意,但是不可以嘲笑。屈原,文天祥这种人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
(19)、C项正确,“罚看远光灯”是一种体验式执法,旨在教育司机认识远光灯的危害,体验远光灯属于自愿而非强制,符合“合理、善意而且仅为正当目的行使,并与授权法精神及内容相一致”的自由裁量原则。
(20)、即使被肢解我也不会变,我的心难道是会因受创而改变的吗!
5、路漫漫其修远兮属于楚辞吗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忧思难忘,抑郁难眠,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吧。
(3)、赞人之语。山中的那人像杜若一样芳洁,喝山泉、住在松柏林中。
(4)、以南仁东为代表的科学家不懈奋斗,历经二十余载铸成“天眼”这架直径500米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这个根据地日关系标记了“二十四节气”、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和“超新星爆发”的古老国度,如今张开“天眼”观星河,再次站在了世界前沿。
(5)、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6)、此句奠定了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传统,秋气肃杀,易勾人感伤悲凉之情。
(7)、屈原作品的出现,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8)、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此为渔夫对屈原所说的话。意思是,通达事理的人不被客观时势所拘泥,而能顺应世道变化,应时而变。
(10)、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九章·抽思》
(11)、从古至今,中国人探索宇宙的热情从未消退,中国人一直在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精神的激励下奋力前行。
(1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渔夫》
(13)、由于某种原因被重新启用数年后,又因为屡次进谏怀王被闲置,遂通过别人继续劝谏怀王“合齐”(与齐国联合),周赧王十一年,屈原又被流浪汉北。
(14)、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九歌·大司命》
(15)、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6)、诗中还大量运用当时的楚地方言,“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有着鲜明的楚民族特色,是楚文化的优秀代表。
(17)、更多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资料,请关注gongjifuxi
(18)、《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篇名作写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
(19)、对于在屈原《离骚》中的这句诗,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有流行解释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20)、屈原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1)、屈原年轻时颇有才干,“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再加上他出身于王室公族(当时楚国有屈、景、昭三氏同为公族),所以,大约在他23岁左右,被封为“左徒”之职,其地位仅次于“令尹”(楚相)。
(2)、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3)、http://www.momengyg.com/
(4)、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
(6)、人们不了解我也罢了,只要我内心确实是美好的。
(7)、刚洗了头的人一定会弹弹帽子,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上的灰尘。
(8)、长长地叹息而掩面拭泪,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9)、开篇略去任何叙述,如同运用电影特写镜头,直接描写在主帅指挥下的楚国士兵和秦兵拼死战斗的激烈、紧张场面。
(10)、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包括屈原)对顷襄王和子兰当初鼓动怀王赴秦之约而导致怀王死于秦、楚国蒙受奇耻大辱之事,十分愤慨,对顷襄王和子兰颇有怨愤之辞。于是“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11)、我不能改变自己志向去顺从世俗,当然会愁苦终身而不得志。
(12)、《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13)、抒情诗一般没有故事情节。《离骚》是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抒发其忠而被疏的愤懑之情。但是诗中的前一部分里叙述了自己的家世、出生和被疏的事实,后两部分里更虚构了女嬃詈原、陈辞于舜,上款帝阍、历访神妃,灵氛占卜。
(14)、 C.按土地资源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
(15)、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自儿时起就特别喜欢《楚辞》,并用一生践行“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后人留下“天眼”这双继续寻找答案的眼睛。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毅力。
(17)、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狐狸死时那个头总是朝着它出生的地方。人对故乡故国的眷恋和牵挂,几乎是一种本能。
(18)、屈原以他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作品,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树立起一座丰碑。他的人格、他的品质,凝聚成一种精神,这就是“屈子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9)、自由裁量的职权则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在法定范围、幅度、方式、数量的限度内,依据合理原则自由裁量、决定的职权,依自由裁量权作出的行政行为,称自由裁量行为。
(20)、我和天地一样长寿,与太阳和月亮一齐放出光芒。屈原虽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他坚信自己的品德和治国理想是正道,内心坚守而忍不住赞美它。
(1)、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者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无法显灵的地方。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范畴的是()
(3)、广袤苍穹,斗转星移,中国人的求索从未间断。
(4)、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5)、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6)、战国七雄中,秦、楚、齐三国国力最强(秦国改革彻底,军事力量最强;齐国滨海,最为富庶;楚之疆域最大),都具有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条件。这三国中又以秦、楚斗争最为尖锐。屈原的一生始终处在时代斗争的漩涡之中。
(7)、想到草木不断飘零凋落,担心美人会到迟暮之年。时光无情,美好事物的逝去更令人感伤。屈原担心随着时光的流逝,功业未成,时不我待。
(8)、(答案)B(解析)“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是一首宋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是唐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是楚辞。
(9)、在战国的大环境中,屈原又生逢“合纵”、“连横”斗争最为尖锐、激烈的时候。
(10)、九章是屈原的九篇作品由后人整合到一起的,大多讲述诗人抑郁的心情与高洁的志向,与离骚很相似,但是较离骚的感情每篇都有一些变化。这句诗人用食用玉英比喻自己修养行为高洁。
(11)、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叫前面的望舒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飞廉紧紧跟上。
(12)、(答案)B(解析)农民承包土地获得收益分配是集体经济中的按劳分配。科技人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的统一和捆绑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ACD三项均不能对应题干的分配模式。
(13)、D项:错误,三级警长不是综合管理机构民警职务。
(14)、A项错误,深圳交警“罚看远光灯”的执法符合自由裁量原则。
(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涉及行政法的相关内容。
(16)、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叙述屈原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及其生辰名字;描写他自幼就努力自修美德、锻炼才能,并决心报效楚国的愿望;然而由于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改革的实践触犯了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因而招致了他们的重重迫害和打击,而楚王也听信谗言,疏远和放逐了屈原;屈原满怀愤怒地揭露了楚王反复无常,不辨忠奸,昏庸无能的作为;同时揭露腐朽的贵族集团贪婪嫉妒,苟且偷安,背法妄行,结d营私,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罪恶;描写了屈原不向反动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
(17)、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d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18)、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宋玉)
(19)、《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20)、楚辞,本为楚地的歌辞。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
(1)、只要我的是端方正直的,即使身处僻远又有什么妨害呢?
(2)、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3)、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4)、屈原在担任左徒期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担负着楚国的内政改革和外交事务。屈原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则主张“联齐抗秦”,统一中国。这使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图有所作为、实现“美政”的时期。
(5)、然而,正是因为流放,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从而创作了大量的光辉的诗篇。诗人的不幸,正是文学史的万幸,人生的悲剧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6)、悲伤莫过于生而别离,快乐莫过于新相交知己。
(7)、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我独自爱好修饰以为常。
(8)、后来,楚辞又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如毛主席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骚”就是指屈原的作品《离骚》。
(9)、此句奠定了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传统,秋气肃杀,易勾人感伤悲凉之情。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