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的名言
1、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的名言一段话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学历不能代表一切,没有好的学历却处处受限。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格言大意: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负有责任。这句话号召人们以天下为己任,一旦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每个人都应该挺身而出,奉献个人的力量乃至生命。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近年来,图书销售额不断攀升,2018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894亿元,同比增长3%,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书正在被消费者带回家。但购买书籍或者拥有书籍本身,并不等于认真看了、消化吸收了。把书当成一种摆设,书里的世界自然也就擦肩而过。
(10)、格言大意: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1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14)、解放初期,我国4亿人口,不识字的竟有80%多。我们开展“识字运动”,开始扫盲,把扫盲作为紧急任务和群众运动来抓,全民热烈参与。有的村庄还刷出标语:“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郞”,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啦,这是往死里整、在关键处用力呀。那有人问啦,一个不娶,一个不嫁,那这剩下的文盲男和文盲女怎么办呀?那就“文盲嫁文盲,两人喜洋洋”。我看这两人也喜不起来。说笑归说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识字率基本达到100%,这在全世界都是奇迹。接着,我国又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难度极大,却又是完成了。后来,人们又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把教育当作扶贫的重要内容,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教育办学,用于孩子读书,这迅速在全国各地形成共识,得到亿万群众衷心拥护。现在,我国义务教育已经普及,d和政府又在新一轮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中,提出更高目标,要为孩子读书提供更好的条件。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蕴藏和迸发的要读书、要学习的文化热情,才推动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不断前进和持续创新。
(15)、格言大意:有羞耻心就接近勇敢了。这句话把羞耻心和勇气联系起来,强调了能够认识到错误,知道羞耻,也是一种勇敢。
(16)、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17)、格言大意: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这句话提倡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进步。
(18)、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19)、书——人类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莱文
(2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的名言古语
(1)、来源:2019-04-23光明网-《光明日报》
(2)、格言大意: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格言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指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6)、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7)、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
(8)、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9)、换句话说,通过阅读,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应对未来。这也是建设书香中国的题中之义。如今,线上市场依然火热,实体书店逐渐回暖,一些图书馆成为城市地标,小图书甚至在精准扶贫中书写“大文章”……这意味着,“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夙愿正在加快实现。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与群众需求还不相适应,一些做法仍然在制约阅读率和阅读量的提升。例如,有的农村书屋平日里大门紧锁、无人问津;有的学校图书馆建了、图书买了,但不向学生开放。换个角度看,让这些闲置的图书“动起来”“活起来”,就能成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重要推动力。
(10)、格言大意: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11)、杀戮只会使人的本性更残暴,而读书只会使人提高修养境界。
(12)、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13)、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世界被这个特殊的日子所触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读书、反思读书,甚至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当今的信息大数据时代,人们的读书热情依然高涨,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火如荼,呈燎原之势。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已经形成,让我们人生路上与书相伴,如影随形。
(14)、格言大意:有抱负的人志在四海,这样,即使相距万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就像离得很近的邻居一样。这是曹植与其弟弟曹彪分别时写的诗句,后来,人们常用它来互相勉励,抒发昂扬的情怀。
(15)、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16)、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家庭、家族、地方也是如此。我们说一个家族、家族是书香门庭,一个地方文风很盛,所以,会出现“一门五进士,隔河两状元”之类的人才扎堆的现象。什么原因?都会说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其实,书籍的质量、阅读的能力就是我们人生的水土呀。我们要通过全民读书来厚植我们家庭、家族、家乡、民族的文化根基呀。
(17)、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1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十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1)、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2)、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3)、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教育硕士研究生,注重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坚守教育初心,不忘育人使命。
(4)、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5)、格言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句话说明了节俭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滥用。只有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⑩阅读经典,总有一种无言的力量。在默默的阅读中,人们聆听来自古代传统的空谷足音,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喜怒哀乐,从而帮助人们反思当下,坚定信念放眼未来。(重要性分析。论述阅读经典给人一种无言的力量,帮助人们反思当下,坚定信念放眼未来。)
(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格言大意:一根枝条成不了树,一棵树成不了树林。后人引用这两句诗,说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善于团结人,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10)、学历不能代表一切,没有学历却可能四处碰壁。
(11)、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中国从开科举到结束科举,全国产生的进士10万多名,而江西就有一万多名。婺源一个县就有552名,大大超过一个县的平均数。就是这个婺源县,历史上就流传着一句话:“三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虽然是乡村茅屋,却是书声朗朗,文风荡漾;虽然是终日劳作,却可以随时放下扁担进入考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场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耕读文化的神韵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的生活品质与精神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1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15)、二是好的史书,如《史记》《汉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汉唐的气象、中国的气象在其中。
(16)、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17)、格言大意:做好事要积极参与,对坏事要避而不做。这句话强调,做人不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尽力做好事,永远不做坏事。
(18)、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
(1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0)、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4、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1)、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俗话说: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对一个人来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致富之路——精神财富之路;对一个国家来讲,读书,是成本最小的富强之路。
(5)、格言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6)、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1)、格言大意: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12)、格言大意: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名言。它表明,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13)、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4)、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15)、格言大意: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16)、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7)、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18)、格言大意: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这两句话说明,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19)、活着的时候,疑虑牵挂着死;死的时候,又眷眷恋栈着生。无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杏林子
(20)、⑦记得杨绛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文革”时期,钱钟书先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思想改造。当时被分配到一个小窝棚。杨绛先生指着这个窝棚问钱钟书先生:“可否终老于此?”钱钟书先生回答:“没有书读。”是的,没有书读,无疑将是人生终老于此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也有可能变成生活中无法忍受的其他难题。但如果有书读,那么,即使终老于蜗居似乎也不成问题。(以钱钟书为例,论述读书的重要性。)
5、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的名人名言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
(4)、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5)、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学识,地位,际遇,可是在知识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阅读了相同的书,我们就都有自己的想法见解,我们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
(6)、“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7)、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2)、⑤就学生而言,如果把阅读简单分类,大体上有三种。第一类是大家平时学习时所常用的教材与专业性书籍;第二类是日常的实用性书籍;第三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史哲类的书籍,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著作。人们通常所说和我所强调的要阅读的经典,大多指的是这里的第三类文史哲著作。这类著述经过时光荏苒而流传下来且被人们广泛接受,一般称之为经典。第二类书籍固然经常能够让人感受到其实用价值,但第三类经典著作才是彰显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最佳范例。
(13)、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14)、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疾病。
(15)、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16)、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1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1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0)、2019年的4月17日,郭英剑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做“人图领读者”讲座时,再次提到了自己一直所倡导的主张:人生太短,好书太多,要读经典。请根据本文所谈读书的内容,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人生太短,好书太多,要读经典”这句话的理解。300字即可。
(1)、格言大意: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2)、⑥对此,我有个比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是常态。那么您感受到这三顿饭中,哪一顿对您的成长有特别明显的实用价值了吗?我想,也许会有。但即便如此,一顿饭的重要性,也是相对于个人感觉以及自己的身体健康来说的,至于具体的实用价值,其实很难说清楚。(重要性分析。论述经典著作彰显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特点。运用比喻论证,深入浅出。)
(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4)、格言大意: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这句话强调,讲究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依赖,从而结交下真正的朋友。
(5)、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6)、格言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这是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果实。
(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8)、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9)、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0)、那么,什么是“诗意地栖居”呢?就是不但居住在现实世界,同时也生活在精神家园,“此地即他方”,既住在此处,又居在他方,既活在当下,又活在远方,既立足现实,又怀揣梦想。春秋的颜回居住在陋巷却不改其乐,宋代的周敦颐在江西大庾,瘴气湿气,可光风霁月,胸怀洒落,这都活出人生的意义和滋味,都是诗意地栖居。有一段子,只要心中有大海,呆在哪里都是马尔代夫。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有环境,而人类还能自己为自己构筑一个精神的世界的心灵的家园,而读书,就是构筑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就是搭建心灵家园的桥梁。
(11)、格言大意: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表明,坏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点点形成的,所以不要轻视了细微的事情。
(12)、古语有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而所谓的“惑”很大一部分来自天然的不足,这个“惑”我们可以通过向老师求教去解,更多的则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去解。“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强调的正是阅读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13)、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朋友可能背判你,书却永远忠实。
(14)、格言大意: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句话表明,坏的和好的品德都是一点点形成的,所以不要轻视了细微的事情。
(1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6)、格言大意:一句话已经说出口了,就是用四匹马拉车去追也难追回。这是对信守承诺的形象说法。一个人,一旦对别人做出了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有责任去兑现。
(17)、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8)、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1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0)、格言大意:虽然贫穷却不谄媚,虽然富贵却不骄横。这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赞誉的为人态度。孔子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如果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更好了。
(1)、格言大意: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2)、格言大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这句诗多用来说明,胸襟开阔,善于取他人之长,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好办法。
(3)、不过,关于阅读还有一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读书固然非常重要,可如果只读书、死读书那就进入阅读的误区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不就是只会读书、没有实践经验的典型代表吗?
(4)、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5)、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6)、格言大意:源头干净,水流就清;身形正,影子就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格高尚,清白无瑕,就能时刻把握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
(7)、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8)、格言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这两句诗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勤俭和奢侈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教训,成为警世名言。
(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0)、⑧作为学生,既要读知识性很强的教材或者专业书籍,同时,也要读各种各样可以让自己增长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修正品行、融通性格的文史哲类的著述。这类著述往往不会像教材、专业书籍或者实用性图书那般,让一个人读完之后感到学到了某种技能、策略或者手法,但它们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无疑将会起到难以觉察到的重要作用。(经典著作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1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1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的人学十算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15)、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名歌《紫骝马歌》
(1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7)、格言大意:风声、雨声、读书声,各种声音都进到耳朵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各种事情都要关心。这是一副对联。它告诫人们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处处想到人民利益。
(18)、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19)、格言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20)、格言大意: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那样宝贵,而一寸金子也无法买回一寸的光阴啊。这句话常被用于强调时光容易流逝,我们在生活中要惜时如金。
(1)、格言大意: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格言大意:恭谨勤劳,竭尽全力,直到死为止。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常用以赞美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
(4)、勿自视过高;不要眼高手低;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大才小用。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7)、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8)、格言大意:不登到高山顶上,不会了解天有多高;不来到深溪旁边,不会知道地有多厚。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不读圣人的书,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精深。后人常用以说明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认识和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