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爱国之情的诗句(文案精选8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09-25 23:54:28 浏览59

描写爱国之情的古诗

1、描写爱国之情的古诗名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3)、有个叫马耷的舞文弄墨人,最喜欢爱国诗人屈原及

(4)、这座高楼就是多景楼,登临多景楼,能将山川景象尽数摄纳,能将江海气象一览无余的名楼。陆游的写法,不可谓不高明,它使得多景楼更有了一番壮观的气象。

(5)、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6)、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7)、这样的登临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词人的审美体验,所以当词人登临多景楼时,往往会思绪万千。“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站在空阔的高台之上,感受着广阔无垠的空间和时间,俯瞰滔滔不绝的江河,容易让人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

(8)、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赏析:这首诗手起笔落,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诗人借古讽今,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1)、宋代歌咏菊花的诗歌很多,陆游《枯菊》中有“翠羽金钱梦已阑,空余残蕊抱枝乾”的诗句,才女朱淑真在《黄花》则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都是赞美菊花的高洁品质。

(12)、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13)、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14)、译文: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15)、释义: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16)、镇江的山山水水,留下了陆游跋涉的踪迹,也留下了他不朽的作品。陆游在登临多景楼时写下的《水调歌头·多景楼》一词,可谓是诸多赞咏多景楼的诗词中的精彩华章,原词如下:

(17)、现今的北固山,只有主峰北面一面临水,且只剩下一座侧峰与一面山脊,这与唐宋时期北固山的险要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9)、在这五句中的重点是,词人写到了另一位功业显赫的魏晋时期历史人物羊祜。这不仅在词意与行文上与上片中的“孙刘”遥相呼应,又将思接古人、感悟人生、思索历史的价值观体现了出来。

(20)、爱国诗词的大发展出现在宋代,尤其在南宋。在靖康之变后,南宋统治者偏居一隅,尽管统治集团屈节求和,但人民的爱国热情异常高涨,反映到文学中,就是爱国诗词的大发扬。陆游作品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2、写爱国之情的诗句

(1)、这首诗的作者是三国诗人曹植。曹植大家都比较熟悉,七步诗名传天下,独占七斗之才,可以说是魏晋时期最厉害的诗人。

(2)、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苏轼与好友登临多景楼,面对残霞晚照的多景楼风光,写下了旷世名句“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一笑回头空”。

(6)、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及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处于沪、宁之间,是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咽喉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得天独厚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滨江山林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自从远古时代以来就吸引了人们扎根于此,代代劳作繁衍。

(7)、释义: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8)、第一轮“青年新诗歌”环节,选手们站在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原创诗歌,他们的目光无比坚定,用慷慨激昂的声音诉说着自己对祖国真挚的爱,用满怀的深情表达着对祖国深沉的爱。选手们用他们的原创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

(9)、这种直到生命尽头依然热爱国家的真情,真是让人感动无比。

(10)、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1)、诗人们徜徉于镇江山水之间,流连于名胜古迹,或品尝山水之美味,或抒发思古之幽情,或缅怀英雄之业绩,或倾诉不遇之怨愤无不诗情大发,尽情尽兴。

(1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3)、出处:(宋)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1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6)、陆游笔下的“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在江苏境内,不管是长江南岸还是北岸,都可以称为江左。陆游笔下的“古徐州”,其实就是镇江的别名,原来东晋时,晋元帝在南渡以后侨置南徐州,治所就在镇江,此后人们也习惯上把镇江称为南徐。

(1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8)、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1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0)、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描写爱国之情的诗句古诗

(1)、而诗圣杜甫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中,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总饱含着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哀痛。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赏析:大丈夫当有如此志,有我在,决不让敌寇侵入我的山河。

(3)、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4)、南宋初年,爱国词人叶梦得登上镇江北固山多景楼,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词作《念奴娇》。而词中的这几句,十分准确地描述了镇江山峰多奇异的自然特征。尤其是“真成尤物”一句,由衷表达了词人对奇妙云峰的极其喜爱之情。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光复中原,收复失地,体现了一位抗金战士伟大的爱国情怀。陆游的抗金决心是坚定的,陆游的爱国之心是贯穿生命始终的。这首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12)、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秋波媚》

(1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满江红》 岳 飞

(15)、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金错刀行》

(16)、游览镇江,北固山是一定要去登临的地方;登上北固山,多景楼又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17)、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出处:(明)于谦的《石灰吟》,经过千锤万凿之后走出深山,经受着烈火的焚烧也泰然处之,甚至将我粉身碎骨也不害怕,为了留得清白在人间;

(20)、这首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可见其地位之高。而王昌龄也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叫七绝圣手,这也足见得,他的七绝诗有多高妙。这首诗写出了这样一个画面,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边疆是一个民族聚居融合的地方,这里的战事自古以来一直从未曾间歇过。诗人是多么希望能有像当年卫青、李广这样的大英雄出现,力挽狂澜,震慑匈奴,能让匈奴丧胆畏惧,保大唐边境黎民百姓的一方平安啊!

4、描写爱国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定上杀场,为国效力。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4)、然后,词人再用千里戈甲、万灶貔貅加以点染、衬托历史场景,词的韵味就更加饱满而醇厚了。如果反复吟咏这几句,就会发现,词人的感受不是停留在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与历史事件的低徊中,而是激起内心图强自振的勇气,以及那横戈跃马、纵横沙场的豪迈情怀。

(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6)、前三句抒自己壮志难酬、抑压不平之情,后两句是词人抒发自己震铄古今的人生目标。陆游笔下的“襄阳遗恨”,指的是羊祜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伐吴一统的大业,以至于抱憾而终的故事。

(7)、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9)、但是大家一般都觉得曹植的诗比较文人气,并不清楚他曾经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白马篇》。

(10)、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赏析:陆游至死不忘恢复中原,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赤子之心,永生不灭。

(12)、第二轮“飞花令”环节,参赛队伍两两对决,围绕自行选择的“令”字,进行包含“令”字的诗词衔接。期间,d委委员、d办主任刘勇热情地为选手设下“风”这一“令”字,两队选手没有惊慌失措,围绕“风”字进行了精彩地衔接,充分展示出了选手们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浓厚的诗词底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纷纷为选手们鼓掌叫好。

(13)、赛程中,选手们各抒己见,书生意气,展示出了他们良好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各代表队伍的原创诗歌各有千秋,将爱国精神与传统文化牢牢结合。本次大赛在选手激烈比拼以及评委领导们的严谨点评下圆满结束。

(14)、?《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7)、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后来兵败被俘,被囚禁在一条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以明志。

(18)、词的上片追忆历史人物,下片写今日登临所怀,全词感慨古今,表现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感情。

(1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0)、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5、描写爱国之情的古诗词(两句)

(1)、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朋友们,你们背过这些古诗词吗?你们还知道哪些爱国的古诗词呢?欢迎留言哦。

(4)、  这首古诗,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有多少委曲要诉说呀!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接下来,两句忍泪失声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5)、如此优美的山川美景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极大地开阔了诗人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了诗人们的情感世界,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文人墨客、商旅行人、才子佳人纷至沓来,他们抑或在此游赏,抑或在此经商,抑或在此工作生活。但不管怎样,他们在这里都会享受到山水带来的灵秀之气,他们陶冶情操,发抒性灵,歌吟风光,开阔视野。

(6)、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赏析:岳飞在国家危亡之际,力挽狂澜,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的象征。70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是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9)、出处:(宋)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