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孝敬父母的名句(文案精选103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09-26 00:06:11 浏览59

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孔子

1、孔子曰孝顺父母

(1)、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2)、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3)、爸爸妈妈的生日,做子女的不可以不牢记在心。一则为他们的长寿感到高兴,二来也为他们年事已高感到忧心忡忡。人生就是一趟永不回来的单程列车,我们都在加速向远方狂奔。父母逐渐衰老,尽孝时日无多,是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知而喜者,亲得长寿,子能承欢。知而惧者,父母之年愈高,在世之日愈少,深惧子欲养而亲不在,事之愈当谨也。

(4)、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6)、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7)、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9)、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10)、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1)、爸爸,您疲惫的身影是我永恒的动力,我会很努力,尽我的一切所能与您一齐挑起生活的重担。爸爸,妈妈,孩儿!我必须会让你过上好的生活,必须!也请您必须必须要保重身体!

(12)、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1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14)、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勿望报,回头但看你儿孙。

(1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17)、孩子是父母带到这个世上的,但不是为了父母而活,当然了孝顺父母是一定的。在电视上看到这句话,非常赞同。

(1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19)、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吧,他们不需要你给予多大的物质,只要求你常来问候与陪伴!

(20)、父母所想做的事,我依照着去做;父母所牵挂的人,我亲近厚待他。

2、孔子说的孝敬父母的名句

(1)、今译:孝子的孝行不绝,就会得到永远的赐福。

(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3)、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4)、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孝敬父母。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6)、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7)、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8)、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

(9)、父母所想做的事,我依照着去做;父母所牵挂的人,我亲近厚待他。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2)、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13)、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5)、生而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好好孝顺他们!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1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1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18)、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20)、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温暖。

3、孔子家语孝顺父母

(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多自强。——唐•李咸用

(5)、您额上的皱纹记载着您的坎坷,您古铜色的脸庞标志着您的坚贞。您的一生就是一首瑰丽、动人的诗篇。

(6)、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7)、意思是: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8)、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9)、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讲究忠孝治国,所以古语说“百善孝为先”,把孝作为一个好人的第一条件,实在是太深刻不过了。不孝之人,不可与交,也成了我们看人与交友的信条。

(10)、善待父母,因为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根!子女是树,父母是根。树的枝繁叶茂,离不开根的滋养;我们的出人头地,少不了父母的培养。

(1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13)、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4)、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6)、当你开始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你心境的格局才是真正的宽阔与大气!

(17)、感恩父母,是他们在我失败时给我以鼓励,让我再爬起来,东山再起,继续向未来前行;感恩老师,是他们使我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拼搏。使我这条浩瀚于大海的孤舟,免被海浪打翻;感恩好友同学,是他们让我在寂寞时不感到孤独,让我感到了快乐的内涵,使我的心灵不再经受一次一次迫害;感恩所有帮忙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品味到了人间的温暖真情,是他们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自爱;感恩世界,感恩上帝,感恩中国,感恩所有完美的事物……

(1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9)、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20)、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4、孝顺父母 孔子

(1)、家庭幸福的状态,一定是先有好婆婆,才有好儿媳。先有好丈夫,才有好妻子。百善孝为先,感恩遇见,只是我不懂得怎么敞开心扉表达。爱他和他一起孝顺父母。

(2)、父母之间的严重争吵,往往是造成孩子神经错乱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这种争吵。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

(7)、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8)、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大全(含解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9)、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13)、意思是: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6)、妈妈,不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前总有您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17)、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8)、曾几何时“父母在,不远行”那些常回家看看的期许,以变成无法实现的诺言。为了生活有些人远走他乡,不管多远,家中年迈的父母是永远的牵挂。他们带我们来到这美丽的世界,陪我们长大,教会我们做人。理所当然是我们最该感谢的人,用一辈子去感谢。祝愿所有父母都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1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5、孔子讲孝顺父母

(1)、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3)、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4)、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子夏问老师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儿子在父母面前总保持愉快的表情和容颜,这是很难的。有事情,年轻人出力效劳,有酒食饭菜,让年长的人吃,难道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8)、子游问孔子行孝之道。孔子说:现在行孝的人,认为只要能够在饮食起居上供养父母,就算是行孝了。但是这样真的算是尽孝了吗?

(9)、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0)、◎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1)、点评: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父亲在世时的教诲,父亲所坚持的原则,所定下的规矩,还能牢记于心,不轻易改变,这就算已经尽到孝道了。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3)、所以《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作为子女,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才是为父母尽孝的第一步。如果自己三天两头生病住院,即使给父母金山银山,他也吃不香睡不着觉呀!

(1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你必须保持诚实的立场。这时常是冒险的,这需要有勇气。——奥斯特洛夫斯基

(1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国拉法格《思想起源论》

(1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8)、喜欢炫耀与爱好正直,这两者很难结在灵魂之内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19)、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0)、点评:孟武伯问孔子孝道,孔子说,最能令父母忧愁的事,就是子女生病,所以孝顺父母,就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

(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